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性综合征,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其病原属于正黏病毒,目前在全世界各种家禽和野生禽类中,已分离到上千株流感病毒。绝大多数禽流感呈隐性感染,不表现任何症状,温和型禽流感只表现为亚临床症状、轻度呼吸道疾病和轻度的消化系统疾病或产蛋量降低。少数高致病性毒株才能引起临床症状,造成急性全身致死性疾病,发生较多的死亡。属于此类的病毒株有H5和H7亚型的成员。现将高致病性禽流感与温和型禽流感的鉴别诊断简述如下。
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行情况高致病性禽流感一般在冬春寒冷季节流行,且成年鸡发病率大大高于雏鸡,死亡率可达100%。
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短,发病急,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禽群常突然暴发,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时,病禽体温升高在43℃以上,精神高度沉郁,站立不稳,食欲废绝,羽毛松乱;咳嗽,打呼噜,呼吸困难,有时还可发出类似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怪叫音;鸡冠、肉髯、眼睑水肿,鸡冠、肉髯呈紫黑色或有坏死;眼结膜发炎,眼、鼻腔有多量浆液性或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腹部皮肤呈紫红色,病鸡脚部鳞片呈紫红色;有时跗关节肿胀呈紫红色,病禽下痢,排出黄绿色稀便;产蛋率急剧下降甚至停产,同时可见软皮蛋、薄壳蛋、畸形蛋增多。有的病鸡还有类似新城疫的扭脖转圈的神经症状。共济失调,不能走动和站立。
病理变化急性死亡的产蛋鸡营养状况良好,鸡冠及肉髯发绀或见水肿,有的可见颜面、头部肿大,皮下有黄绿色胶冻样的渗出物。
呼吸器官:鼻窦内充满黏液,或见眶下窦内积有黏液或干酪样物,喉头、气管黏膜充血、出血,有时会有针尖样的出血点,在黏膜表面有多量带血的黏性分泌物;肺出血、淤血;气囊增厚,内有纤维素性或干酪样物。
消化器官:口腔内有黏液,嗉囊内积有酸臭的液体;腺胃乳头出血,有刮不完的脓性分泌物,鸡内金易剥离,肌胃出血。腺胃与食道、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带状出血或弥漫性出血;十二指肠及小肠黏膜红肿有程度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直肠黏膜及泄殖腔出血。
生殖器官:卵泡充血、出血,呈紫红色,严重者卵泡呈紫黑色,有的卵泡变形、破裂,卵黄流入腹腔,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有多量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的稀汤;卵巢出血,输卵管、储卵部水肿、充血、出血,输卵管内有乳白色黏性或脓性似浆糊状的分泌物。公鸡睾丸肿大、出血。
泌尿器官:肾脏肿大,肾小管含有尿酸盐沉积,肾呈花斑状。
免疫系统:胸腺肿胀出血,雏鸡法氏囊肿大出血;胰脏出血呈紫红色,有时有透明的或淡黄色坏死灶;肝肿大易碎,似豆腐渣样。
温和型禽流感
流行情况温和型禽流感多由于低致病力的毒株H9亚型引起发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死亡率很低,但是可造成鸡群产蛋率大幅度下降。
临床症状病鸡采食量明显减少,饮水量增加;精神沉郁,羽毛蓬乱,缩颈,呆立,鼻窦肿胀,头部肿胀;冠边缘呈现紫黑色,腿部无毛处偶见鳞片出血。一般病鸡呼吸道症状较轻,有的病鸡表现为咳嗽、打呼噜,有的病鸡腹泻,排出水样稀粪,有的排出黄色、绿色或浅绿色稀粪。产蛋率下降,同时可见软壳蛋、退色蛋、沙皮蛋、畸形蛋等明显增多。一般经7~10天下降到最低点,需经两周左右才缓慢回升。产蛋率下降的幅度与回升快慢等与当地鸡群感染的毒株的毒力、有否用过疫苗、饲养管理好坏、是否及时进行对症治疗等有关,其下降幅度小,产蛋恢复也快,有的鸡群甚至可恢复到发病前的产蛋水平。
青年鸡的症状不十分明显,较少出现死亡。小鸡发病,呼吸症状较明显,发病率高,死亡率与并发感染密切相关。
病理变化温和型禽流感死亡率低,仅为零星死亡,病死鸡的冠边缘发绀,在呼吸系统和消化道系统的病变比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变轻微,但当并发大肠杆菌、梭菌感染时造成死亡的鸡表现心包炎、肝周炎、出血性肠炎、卵黄性腹膜炎,以及坏死性肠炎;胰脏、卵泡均轻度出血;肾脏轻度肿胀;腿部刮掉鳞片方能看到出血;产蛋率下降的鸡群,不分日龄,病鸡输卵管水肿,输卵管内有白色黏稠的似浆糊样分泌物,储卵部水肿为正常体积的3~4倍;黏膜上布满了一圈一圈晶莹透亮的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