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25  来源:中国兽医网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258

2003年4月初, 敦煌市肃州乡养羊专业户曹某所养殖的800多只羊从3月下旬接羔时开始,羔羊突然因铜缺乏症而陆续死亡,为观察其病理形态学变化,进行了如下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现场将病死羔羊剖检,并详细记录其病理变化。

1.2采取羔羊的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肾上腺、输尿管和脑的组织块,用包音氏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检查。

1.3分别采取羔羊的肝脏、羊毛和所食饲草,进行主要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2结果

2.1发病情况:该户自3月下旬接羔开始,陆续发现羔羊不明原因死亡,有的存活10 d左右,有的产下即为死羔,随与我院兽医系病理实验室联系诊治。

2.2临床症状:发病羔羊比较消瘦,被毛粗乱,缺乏光泽,弹性降低,两后肢呈八字形站立,驱赶时后肢运动失调,跗关节屈曲困难,球节着地,后躯摇摆,极易摔倒,呼吸和心跳频率随运动而显著增加。病羔极度虚弱,不能站立和吮乳,卧地不起,转圈运动,后肢麻痹,痉挛抽搐而死亡。

2.3病理变化病死羔羊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肝脏稍肿,色泽不均,质地较脆。肾脏被膜易剥离,色泽体积如常,切面皮质部血管扩张,髓质呈暗红色泽。膀胱黏膜有少量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肺脏体积稍肿大,心脏暗红,收缩良好。大脑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色泽变淡,质地软化,脑沟变浅,脑回扁平,脑室内有多量淡黄色液体。脊髓稍肿,脊髓内有少量淡黄色液体,凝固成半透明的胶冻状。

病理组织学变化:肝脏、脾脏和肾脏结构清晰,其内有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脑组织的不同区域内出现局域性或弥漫性的软化病灶,神经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溶解,神经纤维出现断裂及脱髓鞘现象,血管周围出现明显的空隙,附近组织疏松,甚至呈空洞状。脊髓白质和小脑髓质均可见大小不等的空洞化结构,且弥散有多少不等的红细胞。输尿管黏膜层、固有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肾上腺皮质内弥散有多量的红细胞。

2.4微量元素测定分别采取羔羊的羊毛、饲草、肝脏,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方法,进行了主要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1~3。

表1发病羔羊及母羊所食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

检样 铜 钼 锌 硒 铜钼比

饲草Ⅰ 3.04 63.96 36.83 0.0723 0.04

饲草Ⅱ 3.75 63.58 37.16 0.0768 0.05

平均值 3.39 63.77 36.99 0.0746 0.05

正常值 1~3 30.00 0.05~1 2∶1~4∶1

表2发病羔羊羊毛中微量元素含量

检样 铜 钼 锌 硒

检样Ⅰ 2.21 33.46 116.15 0.375

检样Ⅱ 3.15 33.87 117.03 0.356

检样Ⅲ 3.83 33.69 116.96 0.392

平均值 3.06 33.67 116.71 0.374

正常值 4~11.29 4~26 115~118 0.25~4

表3发病羔羊肝脏中微量元素含量

检样 铜 钼 锌 硒

肝脏Ⅰ 0.57 15.85 38.52 0.230

肝脏Ⅱ 0.82 14.69 23.36 0.248

肝脏Ⅲ 0.78 14.17 20.83 0.246

平均值 0.71 14.90 27.57 0.262

正常值 20~100 2~4 4~8 0.04~4

3讨论与小结

3.1据报道羔羊铜缺乏症主要是由于饲草中存在某些因素,可阻碍铜的吸收与利用,导致缺铜。有资料表明,铜钼之比小于2及锌、钼等因子均可引起铜吸收障碍。本次试验通过对当地饲草、羊毛和病羊肝脏中微量元素测定结果显示,饲草中铜钼比是0.05,远远低于临界值(2∶1),而钼和锌的含量在所用饲草中明显偏高,是造成本次羔羊铜缺乏症的主要原因。

3.2从发病羔羊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微量元素测定等特征,确诊为羔羊铜缺乏症。尤其是严重的贫血,运动失调,脑组织水肿软化,神经纤维断裂、脱髓鞘,血管周围呈空洞状,均与有关报道相符。

3.3〖对患病羔羊将硫酸铜按0.5%的比例混于饲料中,2周后病情明显好转。并对所有怀孕母羊补饲硫酸铜,初生羔羊发病率明显降低,病情得到了控制。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