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体温调节主要是通过饮水和排水来实现的。水的比热大,导热力强,蒸发热高,能迅速传递热能和蒸发散失体热。
由于水的溶热量大,温度不易改变,当机体产热和散热发生重大变化时,水在体内可以吸收和放出大量热,不会使体温发生大变动。
水具有很高的蒸发散热能力,每克水在37℃完全蒸发可吸收600大卡的热量。鸡没有汗腺,不能进行排汗散热,但可通过呼吸蒸发散失大量体热。
鸡的呼吸道气体交换面积大,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呼吸道水分蒸发是鸡的主要散热途径。
在总散热量中,蒸发散热所占的比例随环境温度增高而加大。当环境温度为12℃时,通过蒸发散失的体热占散热量的17%,20℃时上升到33%,34℃时上升到80%,鸡在48℃的高温环境中如不死亡,其蒸发散热量占机体产热量的159%(自身产热100%,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从高温环境中获得59%)。呼吸蒸发散热量显著大于皮肤渗透蒸发散热。在高温环境时,鸡会加快呼吸频率来提高蒸发散热量。在21℃的环境中,产蛋鸡每分钟呼吸30次,35℃时呼吸70次,39℃时增加到115次,在43℃时达到170次,通过热性喘息在短时间内呼出大量水蒸气,散失大量体热。
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不同,有赖于含水量80%的血液循环全身,将热均匀地分布到全身各个部位,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和皮肤。
嗉囊中的冷水能冷却供应脑部的动脉血和来至鸡冠和肉垂的静脉血,能减少热衰竭引起的死亡。
在高温环境中,鸡会将饮水洒在头、面、冠和肉垂等部位,表面水分蒸发,也会散失部分体热。
在环境温度9℃时,产蛋鸡日饮水量为165㏕,而在35℃时日饮水量增加到400ml,气温在21℃以上,每升高1℃,饮水量增加7%。
热应激期间,粪便含水量增高是因为尿增加,鸡不但增加的饮水量供应呼吸道,以满足喘气的需要,还产生了许多尿。尿量增加了2.4倍。出乎意料的是,在24ºC和35ºC,水经粪本身排出的量并无差异,甚至在热应激条件下,粪本身含水量有所下降,见下表:
热应激时肉鸡水代谢 | ||
体重(千克) | 24ºC | 35ºC |
采食量(克强饲) | 127 | 1.93 |
日饮水(毫升) | 285 | 519 |
饮水量/采食量 | 2.24 | 3.8 |
机体日失水(毫升) | ||
尿 | 95 | 27 |
粪 | 81 | 55 |
呼吸 | 109 | 237 |
在热应激期间,持续供应新鲜、清凉、清洁的饮水有非常大的好处。因为水可通过鸡的喘气而得到蒸发降温的效果,同时,使鸡增加饮水量从而避免因蒸发而造成脱水。
一只鸡饮300毫升水可带走4500卡热量,热应激时鸡体热的80%是通过蒸发散热的,而饮水作为热的受体而增加呼吸散热,饮水量增加20%,每次呼吸散热能增加30%(γ=0.8),保持水平衡有助于维持体温平衡,嗉囔中的冷水却供应脑部的动脉血和来自肉冠和肉垂的静脉血,减缓由热衰竭引起的死亡。
一天中消耗量并非固定,水消耗量于产蛋后最高,第二高峰在一正常光照循环即将结束之前,此两个高峰占全部水消耗量的75%,其最高的水消耗量发生在早上10-11点,下午6-8点。肉鸡在太阳出来后不久或点灯后不久消耗水量最高。
热应激时对鸡的饮水量增加,应保证足够的饮水器和清洁的饮水,绝对不能停水或断水,最好供给深井水、凉水,水温以10-15%为宜,绝对不能超过25℃.
有研究表明,降低水温但不加Nacl能提高鸡的饮水量,降低水温同时添加Nacl对减轻热应激具有良好作用。在水温过高时,鸡会拒绝饮水,鸡的喙是敏感的温度传感器。
产蛋鸡在33℃下给予热水及冷水之产蛋性状(2800)
饲料(克/只日) | 63.8 | 75.8 |
产蛋率(%) | 81.0 | 93.0 |
蛋重(克) | 49.0 | 48.5 |
21-42日龄增重 | 1155 | 1050 | 987 |
水消耗量 | 365 | 359 | 364 |
向饮水中加入CO2(碳酸化)可以缓解热应激的有害作用,有利于保持鸡体内的酸碱平衡,并可使鸡的饮水量增大25%
肉鸡饮用碳酸化的水或添加了氯化铵和盐酸的水,体重会增加,这表明维持血液中CO2和PH值的稳定对于保持生长率有多么重要。还已证明,向饮水中添加 Kcl可促进鸡的饮水量,从而改善鸡的生产性能。
注意检查乳头饮水器的流量,尤其是有弹簧的引水器往往导致引水不足。另外,在无通风设施的鸡舍内不要向地面洒水或使用喷雾,以免使鸡舍相对湿度增大,降低鸡蒸发散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