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1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213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病因是致病菌对机体的感染,其次是化学、物理、机械等因素造成,如外伤、挤奶技术不佳、环境卫生不良、饲养管理失宜、激素失调、乳房缺陷和其他疾病诱发等。它可以使奶牛的乳腺机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泌乳机能,给奶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给予积极的预防和诊治。

症状及诊断技术

(1)观察临床症状。

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认为临床型占30%,隐性占70%。

在乳房炎隐性感染阶段,奶牛乳房内部由于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入,造成腺体组织上皮的轻度水肿、充血,白细胞从微血管内游离到乳腺腔内吞噬致病菌,致使乳汁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如果奶牛营养状况良好,机体可通过自身抵抗力的提高和泌乳排出乳房内的病原微生物。而奶牛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营养、环境、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都可能使奶牛机体抵抗力下降,乳房受病菌感染的机会增多,感染的程度逐渐加重,潜在性的炎症就会转化为临床症状。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有所差异,但基本症状是患病乳房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增大、发硬、温热和疼痛,泌乳减少或停止。乳汁最初无显著变化,以后因炎症波及乳腺的分泌部,乳汁变稀薄,且有絮状物或凝块,有时可见脓汁和血液。当实质排泄管及间质受波及时,乳腺可发生坏死;当皮下组织及乳腺间结缔组织被侵害时,则呈蜂窝织性乳房炎,它与坏死性乳房炎是乳房炎中最严重的两种类型。

慢性病例,患区乳房组织弹性减低、僵硬,泌乳量减少,泌奶时乳汁不同程度地发黄和变厚,有时有凝乳块,乳房肿大。有些患布氏杆菌病的母牛,乳房很大,但没有泌乳能力。

(2)实验室诊断。隐性乳房炎不显临床症状,可借助实验室检验进行诊断。

①体细胞计数法。按照国际奶牛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对乳汁中体细胞进行计数。如每毫升低于50万时,判为阴性;超过50万的,判为阳性。

②乳房炎诊断液,按说明书进行。

发病原因

自身因素

体型上后乳房较高、附着较牢固,乳头位置紧密(前、后乳头)的体型有助于减少乳房炎的发生率。另外随着年龄、胎次、泌乳月的增加,奶牛体质减弱,免疫功能下降,乳房在挤奶过程中长期受挤压,导致病原微生物容易侵入,因而导致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增高。

营养因素

对于高产奶牛而言,高能量、高蛋白质的日粮有利于提高产奶量,但同时也增加了乳房的负荷,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

环境因素

高温季节时,奶牛容易出现食欲减退,使机体抗病能力减弱,奶牛感染机会增加,处于热应激状态,是导致隐性乳房炎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卫生状况较差的环境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场所,也是隐性乳房炎感染的重要途径,因此,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防止细菌的繁殖是预防的关键。湿度大、卫生差很适合病原微生物及各类细菌的生长繁殖,使乳房易受感染,从而导致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外界应激,人、牛、挤奶设备之间长期的配合形成了挤奶定势,即挤奶者在挤奶过程中的操作习惯和牛对挤奶过程的适应性,改变这种定势对牛来说就是一个应源。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