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 » 正文

獭兔种公兔的饲养管理四控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25  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82

控制体型过大 不少人认为种公兔体型越大越好。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种公兔的种用价值不在于样子好与坏,而在于配种能力的高与低。种公兔体型过大易出现的问题:发生脚皮炎的概率增大;性情懒惰,爱静不爱动,反应迟钝,配种能力下降;体型越大,消耗的营养越多,经济上也不合算;体型越大,种用寿命越短。因此,应适当控制种公兔的体重。控制体重应采取限饲的方法,禁止其自由采食。切忌喂给适口性差、容积大、水分过多或难以消化的饲料,以免造成腹部过大,或消化不良而抑制种公兔的性活动。饲料质量要高,但喂量宜控制在兔吃八成饱,不让过多的营养转变成脂肪。

控制初配时间 獭兔是早熟家畜,3月龄后即性成熟,但进入正式配种期需要在7月龄左右。如果过早配种,不仅影响兔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后代的质量,减少种公兔的使用寿命,造成早衰。一般来说,3月龄以后,应及时将留种的后备兔单笼饲养,将那些不留种的公兔及时出售。

控制配种次数 体质强健的壮年种公兔,每天配种1次,连续3天停配1天;体质一般的种公兔,可配种1天、休息1天,或连续配种2天,休息1天。

控制饲管环境 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干爽、安静等,减少应激因素,适当增加活动空间。笼养种公兔要定期运动,至少每周要运动2次,每次运动1小时左右。若舍内阳光不足,则应定期把种公兔放在阳光充足的场地上,以增强体质和增强性欲。夏季要注意防暑,炎热地区有条件的兔场,在盛夏可将全场种公兔集中在空调室里,以备秋季有良好的配种效果。禁止两只种公兔同笼饲养,也不应将种公兔与母兔或其他兔同笼饲养,最好使种公兔笼远离母兔笼,以保证种公兔休息,减少体力消耗。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