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肉鸡的特点和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24  来源:北京生泰尔集团  作者:生泰尔技术部  浏览次数:667

一、肉鸡的特点:

1、大家都知道肉鸡肉鸡在短短的56天,平均体重即可从40克左右长到3000克以上,八周间增长70多倍,而此时的料肉比仅为2.1:1左右,即平均消耗二斤多料就能长一斤体重,这种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是其它畜禽不能相比的。

2、肉鸡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要求有比较稳定适宜的环境。

3、肉雏鸡所需的适宜温度要比蛋雏鸡高1-2℃,肉雏鸡达到正常体温的时间也比蛋雏鸡晚1周左右。肉鸡稍大以后也不耐热,在夏季高温时节,容易因中暑而死亡。

4、肉鸡的迅速生长,对氧气的需要量较高。如饲养早期通风换气不足,就可能增加腹水症的发病率。

5、肉鸡的抗病能力弱。

6、肉鸡的快速生长,大部分营养都用于肌肉生长方面,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一些常见性疾病,一旦发病还不易治好。肉鸡对疫苗的反应也不如蛋鸡敏感,常常不能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疾病。

7、肉鸡的快速生长也使机体各部分负担沉重,特别是三周内的快速增长,使机体内部始终处在应激状态,因而容易发生肉鸡特有的猝死症和腹水症(遗传病)

8、由于肉鸡的骨骼生长不能适应体重增长的需要,容易出现腿病。另外,由于肉鸡胸部在趴卧时长期支撑体重,如后期管理不善,常常会发生胸部囊肿。

9、肉鸡的一个优点是性情温驯,运动速度较缓,适合于大规模的平养。

二、病毒病的预防:

肉鸡主要常发生的病毒性疾病

1、新城疫-ND

此病预防的好坏是直接影响肉鸡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是我们预防疾病的重中之重.在预防此病上免疫程序是非常关键,此病的最好预防方法就是疫苗免疫接种,那么怎么样合理制定肉鸡新城疫的免疫程序呢?

A首先要根据当地ND的流行情况和特点和疫苗品种为基础,考虑本场ND的发病日龄和流行特点来合理的制定免疫程序,

B、在实践的生产中我们的免疫程序大都是很简单那种在7日龄和21日龄分别用两次弱毒免疫,而在35日龄后非典型ND经常多发。主要表现呼吸道和肠道症状上并且易和细菌病混合感染,造成后期的死亡率增高现象。

C、在生产实践中两次或三次弱毒疫苗免疫接种是无法抵抗ND病毒的入侵,因为机体对疾病的预防有三道防线,表皮,黏膜淋巴,循环抗体。弱毒活苗是第二道防线(局部淋巴系统)产生局部抗体(呼吸道和肠道),而且首免抗体的产生非常低,需要加强免疫灭活疫苗是产生循环抗体是全身抗体的保证,根据上述特点所以建议我们肉鸡在ND免疫上要采用弱+死的方法,也就是在7日龄ND首免时用新支二联疫苗的同时颈部皮下同时注射灭活疫苗,这样在28日龄后对ND的保护率就有很高的防御能力。

D、疫苗的选择上大家还是尽量选择SPF蛋生产的疫苗,对鸡群产生的免疫反应不说,而且产生抗体迅速,在毒株的选择上也是选了能够突破母源抗体保护,还有SPF蛋生产的疫苗不会在疫苗中携带有垂直感染的疾病,现在有些疫苗不能排除携带着某些疾病。

2、传染性法氏囊-IBD

近年IBD流行特点是;突破以往的季节性流行,以前IBD都在高温和潮湿的季节多发和流行,近年发生和流行季节没有界限,而且出现新的特点就是死亡率不高,没有原来的那样的死亡高峰曲线,是零星死亡,死亡时间长混感多,而且还反复发作。一般注射卵黄抗体作用没有以往作用好的新特点。

剖检也很少看见明显的腿肌和胸肌出血现象。从发病日龄来看是曾两级趋势,既是发病日龄越来越小日龄化和老日龄化,明显的在肉鸡上表现出来,两周前发病和5周后发病率明显增加,根据这类特点我们应该科学的调整我们的防疫程序和疫苗毒株的科学选择。

实践证明在IBD的免疫上不是免疫越早保护率越高。因为鸡群日龄越小它的免疫机能越低特别是IBD免疫,所以说7日龄前对IBD免疫接种意义不大,对于母源抗体低种鸡在产蛋阶段免疫使用灭活疫苗的鸡群可以提前免疫,疫苗毒株应该使用弱毒株。早期中毒的使用会造成法氏囊器官的损伤,使机体造成免疫抑制,对以后的疾病预防上会减少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疫苗的选择上大家还是尽量选择SPF蛋生产的疫苗,对鸡群产生的免疫反应不说,而且产生抗体迅速,在毒株的选择上也是选了能够突破母源抗体保护。毒株的选择是看当地流行特点而制定。

高死亡率;采用强化程序

7日龄:弱毒疫苗

10-14日龄:强毒

低死亡率;安全程序

12-14日龄:首免

19-21日龄:二免

28-30日龄;三免

正常预防程序;发病率低地区

14-17日龄:多价疫苗

24-25日龄多价疫苗

要是上批鸡群发生过此病,建议最好空舍在三周以上,而且要彻底的清扫消毒。要经过清扫,清洗,干燥,消毒液喷洒,干燥,在换消毒液喷洒,在干燥,在喷洒后熏蒸消毒等程序才可以降低舍内的病毒含量,防止免疫前感染。

A、早期饲养管理上,早期重视舍内湿度,在1-5天内尽可能的用些黄芪多糖类来调解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加机体的免疫机能。千万不要忽视这点。

B、要在多发和流行季节和敏感日龄我们可用纯中药黄芪多糖口服液在9-16日龄早期易发生的日龄用预防剂量来填充整个敏感期,不仅对此病有预防能力还会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外还对免疫接种后提升抗体效价有着明显的作用。

C、在早期对鸡舍和鸡群进行带鸡消毒制度,用IBD敏感的碘制剂或季胺盐类消毒药物隔日带鸡消毒来控制舍内病毒含量,来控制免疫前的早期感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D、选择大型的父母代厂家进雏,因为大型企业对雏鸡的母源抗体非常重视,母源抗体高会对2周龄前有着很好的保护能力,种鸡日龄越小母源抗体越高,随着种鸡日龄的加大我们应该适当的调整首免日龄时间。

对大日龄发生IBD的病的地区建议应该做三次IBD的免疫接种,只有对IBD有过加强免疫的鸡群才可以顺利的度过整个饲养周期。因为只做一次免疫的鸡群是没有那样长的保护时间的,致使在流行此病地区,造成4周后发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建议在IBD的免疫上还是应该做2-3次免疫,这样会对我们后期的疾病预防上起到了不仅是对本病的预防作用,而且是对整个后期所有的疫病防控上起到基础作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是。只有在法式囊器官的健康的基础上我们才有信心对其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传染性支气管炎 -IB

56230-+

3+

10本病现在对肉鸡危害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侵害小日龄鸡群。在不同季节表现流行不同,有时单发,有时是双向性,临床上多表现双向性,既呼吸型和肾脏病变,现在表现的没有明显的区分界限。呼吸道症状2-3天内就可出现肾脏病变。主要侵害3周龄内鸡群,最佳的预防措施就是早期免疫接种,实践证明免疫越早保护率越高。建议在早期进行多价疫苗免疫接种来保护鸡群发生此病,采用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多价疫苗或配合单价肾传支单苗来免疫接种。疫苗的选择是首选SPF蛋生产的疫苗来保证疫苗质量。现在传支易出现新的变异株,给预防带来新的困难。

在新支二联疫苗使用上建议有两点是;在疫苗稀释后免疫操作期间每间隔3-5分钟后就应该清清摇晃疫苗稀释瓶,来保证低入鼻腔内的疫苗新城疫和传支疫苗的均匀毒,(因为传支病毒比新城疫病毒轻如果超过一段时间会分层)在有就是建议肉鸡在传支疫苗的毒力选择上应该避免使用H52中等毒力疫苗,因为使用此疫苗后免疫反应过重,造成后期呼吸道病的难以治愈切记。

4、免疫抑制病的防治:

必须关注和认真对待此类疾病,虽然现在不常发生但是此类疾病对肉鸡的危害更大,遇到此类的疾病基本是以赔钱告终。对待此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雏鸡的选择上要非常慎重,因为大多数免疫抑制病都是垂直感染的,在治疗上多采用调解免疫类的药物(黄芪多糖、芪黄素)加上维生素长期的添加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设计程序时应该考虑在开口和免疫期间投喂。

5、细*8956230.-+963

.410

菌病及原虫病的防治:

A、支原体B、大肠杆菌C、沙门氏菌D、坏死性肠炎E、葡萄球菌F、球虫

A、支原体病的预防:

支原体,又称霉形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仅由胞浆膜包裹的原核微生物,是目前所知的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最常见的且对鸡致病的有鸡毒支原体、火鸡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鸡毒支原体感染也称为慢性呼吸道病。临床上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

其主要特征为咳嗽、流鼻液、呼吸道罗音,严重时呼吸困难和张口呼吸。

预防:

a本病属于环境病,对肉鸡的危害是;本病是破坏上呼吸道黏膜细胞的元凶,如果呼吸道的上皮黏膜细胞受到破坏后其它病原如,ND,AI病毒等展可以直接进入呼吸道繁殖,当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时(抗体效价接近临界值后)鸡就可以发病.

b其次由枝原体破坏了破坏了呼吸道的上皮黏膜组织后,在环境中的大肠杆菌会迅速繁殖,经过气囊和血液逐渐发展到全身,造成大肠杆菌的爆发.以说一旦发生了枝原体同时就会继发大肠杆菌病.

c鸡雏的早期免疫途径,也就是免疫受体就是呼吸道的上皮细胞,要是感染枝原体后呼吸道的完整性就会受到破坏,首免的免疫效果会很不理想,基础免疫效价本来就很低,所以抵抗不了病毒的入侵,会造成免疫失败,然后会出现多种疾病的混感发生。

d本病是细菌性疾病预防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免疫前后,疫苗反应和疫苗刺激容易发生此病。

所以在药物预防上应该重点在特定时期进行药物预防,应该选用敏感药物进行。后期重点引导养户加大通风换气,用良好的饲养环境和药物相结合预防此病的发生,适时的用维生素A来保护和修复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受损黏膜。

根据本病的特点重点做到

a首先加强鸡舍内环境的管理,保持良好的内环境和温湿度,通风非常关键。

b坚持从良好的种鸡场引种。

c坚持做好环境带鸡消毒工作。

d免疫反应期间及时用敏感的中西医药物预防,防护好呼吸道防病门户。

B、大肠杆菌: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多发病。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应激情况下,细菌的致病性即可表现出来,使感染的鸡发病,本病常和某些传染病的并发病或继发病.程序制定根据敏感日龄掌握适时应用对症的抗生素对,母源性、肠源性、气源性进行投药预防

预防方案:

a严格加强环境管理,那是解决此病的根源。

b降低支原体的发病率,保护好呼吸系统¡ª上皮细胞的完整性,防止细菌侵入

c适时用保肝护肾和保健药物。

d做好预防用药保健计划:

(a)大肠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首先切断传染源---解决环境问题,降低舍内致病菌的含量,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降低易感鸡只数量。

(b)加强环境消毒消毒切断传染途径:空气传播。

(c)大肠杆菌是病毒性的帮凶。

(d)大肠杆菌是病毒性疾病的源头。

(e)降低大肠杆菌的发病是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保证

C球虫病的预防:

本病是影响肉鸡效益的大敌,它会不知不觉的把养户的效益降低,主要表现,饲料转化率低,肠道营养吸收差,肠道病多发,造成免疫抑制等,因此在程序种应该按照当地的发病和流行特点的全程预防此病。当前使用的球虫药,多数是抑杀球虫发育史的早期阶段(无性生殖阶段),即感染后1~4天用药方能凑效,当出现血便时球虫已进入有性生殖阶段,此时用药疗效差或无效,故到易感日龄(2周左右)或潮湿季节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球虫药物。

预防方法:

a连续用药法:此法用于短期饲养的肉用仔鸡,从7天至上市前0--5天连续用药,以完全抑制球虫卵囊的形成,缺点是用药多,成本高。

b轮换法:每2~3个月更换一种球虫药,抗药性产生较慢,抗球虫药使用寿命长。

c穿梭法:小鸡用化学合成药,后期用聚醚类药或轮换法+穿梭法。

用药要按照顺序来地克株利或者中药---离子类---常山酮---磺胺类类似球虫疫苗的作用

亚单位疫苗油苗的应用:

a抗鸡球虫病的亚单位疫苗。

b这种疫苗是通过对来源于巨型艾美耳球虫的配子体的抗原进行提纯而制成。

c用这种疫苗在母鸡产蛋前对其进行免疫接种,以通过母源抗体而给它们的后代雏鸡提供保护d艾美耳属球虫的生活史中的性成熟发展阶段包括大配子体、小配子体和合子。

e母源免疫的一个决定性的优点是球虫不会产生耐药性。利用母源免疫的手段不是完全地将寄生虫从鸡群中清除,但它可降低因拥挤的鸡舍而有利于寄生虫的传播和扩散的可能,即它可因有利于宿主而使宿主与寄生虫之间保持平衡,从而降低寄生虫的传播速度。在这种方式中,它不会促使寄生虫变异或产生新的变种,而是控制寄生虫繁殖和传播的速度。

f母源免疫方法的应用使得肉鸡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不必采取其它控制球虫病的措施,而改由种鸡场来实施,这真是一个革命性的做法。

g能否设想母源免疫是可以满足我们控制球虫病的需要,因为种鸡免疫使得小鸡从它们孵出的那天起就得到保护。这对于控制球虫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小鸡从出壳的第1周开始,卵囊即在垫料中存在。用配子体中的抗原对种鸡进行的免疫并不干扰球虫的无性繁殖,而球虫无性繁殖阶段对雏鸡早期获得的免疫则可防止球虫的再次感染。

h首先必须做的是努力探索和发现其它的控制坏死性肠炎发生的方法,例如使用益生素。此外,鸡场内外环境卫生对于梭状芽孢杆菌的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应继续努力探索和发展抗梭状芽孢杆菌的疫苗,并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疫苗可以被生产出来。

i在这种新型疫苗被研制出来并投放市场的阶段,应即刻开始调查除去促生长剂和抗球虫药是否影响禽类的正常生长。

三、肉鸡免疫防病程序

程序制定原则:

A、要根据各地区的疾病流行特点随时调整,具体把握第1-3日龄给药,刚进雏时,通过用药降低支原体在雏鸡体内的数量,对预防慢呼的发生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使用防治大肠杆菌的药物也很有必要。

因为有些雏鸡刚出壳时,很可能会通过口腔和湿润脐孔而感染了大肠杆菌,导致雏鸡早期发生大肠杆菌病,并表现第一周的死亡率升高,所以要选则向甲磺酸培氟杀星等,因为它对慢呼和大杆都有教好的控制作用,切安全可靠生物利用率高。1-3日龄最好在投给黄芪多糖,也起到因父母代种鸡存在免疫抑制病时对子一代免疫器官的损伤给予恢复作用,提高雏鸡机体内的特异性免疫机能程序制定原则

B、专第二和三周龄开始时给药,肉鸡往往在7,14日龄时,要通过滴鼻滴口的方式接种ND和会使IBD免疫,会使鸡群高密度拥挤和抓鸡和免疫带来的应激,使鸡体质下降,在加上疫苗的刺激下,使体内的枝原体和大杆大量繁殖,这时要选用慢呼要用中药制剂,大杆要选出副作用小高敏的药物,还要在免疫空白期内加入抗病毒药物,防止病毒在免疫空白期的繁殖。

B、23-27日龄时最易感病毒性疾病,法氏囊、新城疫、肾传支和流行感冒,所以要投给中药抗病毒药物大熊座和好得快有效的控制病毒病和激发的大肠杆菌病,在期间要防止球虫的发生

C、在2号料过度到3号料时给药。在2换3料期间会出现腹泻和过料象,建议换料后在饲料里面添加中药制剂(杨树花口服液)富特等,即可调整胃肠功能,又不破坏肠道菌群。

沟通电话010-61732155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