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 » 正文

人工孵鸽有新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04  来源:《 农村百事通》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01

一、温度。用孵禽薄水温箱孵禽,不必升室温。当环境自然温度在15℃以上时,最佳施温(指蛋温)范围在38-38.6℃之间;当环境自然温度低于15℃时,最佳施温范围在38.3-39℃之间。孵鸽施温比用电孵机孵鸡要高出0.2-1.4℃,而比用孵禽薄水温箱孵鸡的最高温度39.5℃要低0.5℃。用以上施温范围孵出的乳鸽毛色光亮,健雏率高,人工哺乳成活率也高。

二、湿度。人工用孵禽薄水温箱孵鸽蛋,其适宜湿度比电孵鸡要低10%左右,比孵禽薄水温箱孵鸡的湿度要低15%左右,也就是说,孵化过程中在箱内不必放水盘,出壳前也不必喷水增加湿度。

三、翻蛋。为使鸽蛋受热均匀,必须通过人工或自然翻蛋。从入孵的第二天起,一般间隔8小时翻蛋一次,翻蛋的角度为180°,第14天后可以停止翻蛋。

四、晾蛋。种鸽蛋孵至12天后,胚胎发育逐步完善,生理热能高,应将鸽蛋端出箱外晾蛋,对箱内新入孵的蛋照样孵化(不必晾蛋)。孵至15天后的鸽蛋除结合调整边心蛋晾蛋外,应在两次调整蛋温之间再晾蛋一次,晾蛋的时间灵活掌握,以蛋温降至35℃时端入箱内继续孵化为佳。此法可突破恒温孵化必须恒温育雏的难题,所孵出的乳鸽用箩筐、纸箱自温育雏,成活率也很高。

五、照蛋。照蛋一般进行三次。第一次在入孵5-6天时进行,第二次在11天左右时进行,第三次一般在移蛋时进行。通过照蛋即时剔除无精蛋、死胚蛋、破壳蛋,即时捡出不正常胚蛋,能保持胚胎的良好发育状况。

六、捡雏。胚蛋破壳成批出雏时,室内光线要暗,在保持出雏盘空气新鲜的前提下,每隔3-4小时捡一次雏鸽,尽可能避免惊扰和强光引起发育未完善的胚鸽提前出壳,增加大肚比例,特别是出雏60-70%后,要防止低温,以免未出壳的雏鸽闷死在壳内。此时注意通过往孵化箱内减加水,保持蛋温低于38.5℃,出雏率和健雏率就会大大提高。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