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毒:育雏室在进雏前要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溶液关闭门窗熏蒸消毒20~30分钟,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育雏室内用具用0.2%高锰酸钾浸泡清洗消毒后,再用自来水清洗1次,才将雏鹅接入育雏室,雏鹅放养场地用20%生石灰水或3%烧碱水喷洒消毒,每半月消毒1次。
2.温度:育雏鹅的成败关键取决于育雏温度,初出壳的雏鹅绒毛稀少,保温抗寒能力低,应掌握“数少高、大群低;初期高,后期低;阴雨高,晴暖低;夜晚高,白天低”的控温原则。室温以28~30℃为宜,以后每2天降温1℃,降到常温随常温饲养。
3.饮水:雏鹅出壳开食前要先饮水,饮水不足会影响生长发育。同时,在饮水中应加入适量葡萄糖和维生素C,以清理肠胃,排除胎粪,供给营养。同时,对1周龄的雏鹅,供给0.02%高锰酸钾水饮用,起到消毒灭菌的功效。
4.开食:雏鹅一开食就要做到“鹅不断青”、“忌盐忌腥”的饲养原则。开食饲料用大煮成“半生半熟”、“生而不硬、熟而不粘、成颗粒状、一撒就开”的米饭。将米饭撒在清洁的塑料薄膜上或凉席上,引诱雏鹅自由啄食,每次喂六七成饱,2周龄内雏鹅日喂6~8次,晚上加喂1次。饲喂中应做到“少给勤添”,强、弱雏分开饲养。
5.湿度:育雏室和饲养场地要清洁干燥,湿度过高既影响雏鹅生长发育,又降低温度,易导致雏鹅感冒和下痢;湿度过低,雏鹅体内水份随呼吸大量散发,使残余蛋黄吸收不良。因此,育雏室要保持相应的湿度为好,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
6.通风:加强育雏室通风,有利于保持育雏室内空气流通,防止雏鹅氨中毒。在通风之前要先提高室温1~2℃,通风要在晴暖天的中午进行,慢慢启开门窗,让雏鹅自由活动适应环境,稍后将雏鹅放出户外活动1~2小时,促进雏鹅健壮生长。
7.光照:雏鹅对光照没有鸡要求高,只要保持育雏室有自然充足的光线就基本上能满足雏鹅生长要求,如育雏室光线较差,可按照每15平方米安放一只25瓦灯泡照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