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病现场调查的内容临床意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2-2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47

随着我国养鸡业的迅猛发展,鸡病的发生越来越多,病因也越来越复杂。这就对我们兽医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鸡的许多疾病病因很复杂,而且症状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排稀粪等。只通过一般饲养人员的口述很难确诊。另外,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实验室诊断技术还不可能完全普及,故对鸡病的确诊,现场调查就具有了不可替代的意义。

通过现场调查,可以弥补饲养人员未能或不能述及的病因和症状,通过认真分析,从而达到正确确诊的目的。如通过问诊,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经过,以及流行特点等,从而推断疾病的性质是细菌性、病毒性还是营养代谢性疾病;通过巡视观察,可以了解是否是由于环境因素不良,如:场址位置、气温突变等因素引起应激反应所致。通过对鸡群和个体的听诊、嗅诊和视诊,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病程度崐和症状要点,再通过个体剖检,观察病理变化而初步确诊。最后通过对上述所问、所视、所听、所嗅、所剖等方法搜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从而对疾病作出一个比较正确的诊断,为尽快治疗创造条件,从而使机体尽快恢复,减少养鸡户的经济损失。

鸡病现场调查的具体内容如下:

1.问诊。其内容主要包括疾病史和生活史调查。主通过对该病鸡群的直接饲管人员进行询问,以得到确实的信息。

1.1 疾病史的调查

1.1.1 鸡群的品种、用途

因不同品种和用途的鸡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不同。如肉鸡易发生脂肪肾综合症、猝死综合症、腹水病及腿部疾病等,而蛋鸡易发生笼养蛋鸡疲劳综合症,减蛋综合症、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另外,轻型自来航品种易发生啄癖、多发神经质病(惊恐症),而褐壳品种的鸡少发。白洛克鸡易受马立克氏病病毒的袭击,而本地品种则感病轻微。褐壳蛋鸡比白壳蛋鸡对EDS-76病毒更敏感。鸡传染性贫血因子对肉鸡的危害更大。

1.1.2 病鸡的日龄和性别

了解患病鸡何时入栏,到现在已饲养多少天?鸡什么时候开始发病等,这样可确定鸡的易感日龄和季节性。有些疾病雏鸡多发,而有些疾病成鸡多发,故发病日龄也可作为诊断鸡病的一个参考。如2~3周龄内的雏鸡大批发病,且排白色糊状粪便,污染肛门周围羽毛,主提示为鸡百痢;15~45日龄发病,且排带血的红色粪便,主提示为球虫病;产蛋高峰期前后,易发生减蛋综合症。另外,不同年龄的鸡发病后的临床表现相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传播速度快,且多有神经症状和啄囊积酸臭液体等,主提示为鸡城疫和禽流感。骨质石化病则公鸡比母鸡多发。IBDW主侵害3~6周龄雏鸡体内引起明显病变。

1.1.3 病鸡有何主要异常表现

主询问饲养员怎样发现鸡已经患病,鸡在采食、饮欲、精神、体温、运动、姿势、头部、体躯、腿、脚趾、呼吸等方面有什么异常,成年蛋鸡的产蛋水平如何、有无产蛋下降,下降的幅度,鸡蛋从外观形状及颜色有无明显变化等。通过问诊,可得到一些疾病的典型症状,从而确诊。如鸡出现“观星”症状,多为VB1缺立;头部或体躯无毛部长有痘痂,多为皮肤型鸡痘;两腿呈“大劈叉”姿势或眼瞳孔边缘不整齐,虹膜褪色,多为马立克氏病;产蛋鸡在产蛋高峰期产蛋量突然下降,且产软壳畸形蛋,且无其它症状,多为减蛋综合症;如排黄绿色稀便,多提示肠道炎症,排硫黄色粪便,多为组织滴虫病等。

1.1.4 疾病的传播速度

可询问饲养数量,发病只数,已发病多少天,死亡多少,有无死亡高峰?据此可推测疾病的急慢性以及疾病的经过和发展变化情况等。一般传染性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减蛋综合证等可在短期内在鸡群中迅速传播。大群鸡在采食后突然发病死亡,且多为壮鸡,可考虑中毒性疾病;疾病散在发生时应考虑慢性禽霍乱、伤寒、副伤寒等疾病。如果在发病后3~7天出现死亡高峰,7天以后逐渐好转,且排白色稀粪,多为传染性法氏囊病。

1.1.5 病史

了解发病鸡群过去曾发生过什么疾病,具体情况如何?现在的病与过去发生的病有无类似症状,其经过及结果如何?借此来分析本次发病与以往疾病的关系。如过去发生过禽霍乱,传染性喉气管炎,而又未对鸡舍进行全面彻底消毒,鸡群也未进行预访接种,可考虑旧病复发。

1.1.6 传染性

1.2.6.1 了解附近鸡场或畜禽有无类似的疾病发生,有无引进新的畜禽,借此可推测是否系传染病及中毒性疾病。

1.1.6.2 了解引进种蛋、种鸡地区的疫情,借以提供本场所发生疾病的诊断线索。如鸡百痢、大肠杆菌病、脑脊髓炎等可通过种蛋或种鸡传递。另外,新引进带菌(毒)的种鸡与本地鸡混群饲养,常导致一些传染病的爆发。

1.1.6.3 了解地区各种家禽的发病情况。某种家禽发病时,其他家禽是否也发生类似疾病对诊断非常重要。例:鸡、鸭、鹅同时发生急性死亡,可怀疑为禽霍乱,而仅鸡发生急性传染病时,可提示为鸡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等

1.1.7 用药与治疗情况

了解是否已治疗过,用过哪些药物,药物来源及用何方法投药,用药剂量多大,疗效如何?平时鸡群预防投药情况如何,药物来源和用药量如何?据此可以判明有无因治疗用药不当而使病情复杂的情况,同时对以后的用药也是个参考。例如给鸡投服磺胺类、抗生素类药物后症状减轻或迅速停止死亡,可提示为细菌性疾病。若投药后病情加重,如投服痢特灵、嗜乙醇、马杜拉霉素等,则多为用药量过大或拌料不均,引起中毒所致。

1.1.8 免疫情况 询问预防接种的程序及方法如何?疫(菌)苗是从何处购进,疫(菌)苗的生产厂家、批号、运输、贮藏保管条件如何?主要疫病有无监测手段和最近一次的监测结果如何。据此可推测鸡群是否获得可靠免疫力,疫(菌)苗是否失效,接种方法是否正确等。例如,某蛋鸡场在产蛋高峰期由产蛋率90%突然降低到30%左右,且产软壳、无壳等畸形蛋,其它无明显变化,经询问知未接种鸡减蛋综合症疫苗,从而可确诊为鸡减蛋综合症。又如某鸡场30日龄雏鸡突然发生死亡,死前出现神经症状,经询问得知曾于27日龄用鸡新城疫 疫苗4倍置做饮水免疫,结合症状和剖检变化可知由于疫苗使用不当,而诱发雏鸡非典型新城疫。

主询问蛋用鸡的产蛋率和肉鸡的增重情况。如产蛋率下降,多见于鸡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支原体病、鸡减蛋综合症等多种疾病。如果产软壳蛋,畸形蛋,多见于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鸡减蛋综合症,传染性支气管炎,脑脊髓炎等病。肉鸡逐渐消瘦,多见于慢性消性疾病。肉鸡肥胖者突然死亡,多见于脂肪肝综合症或猝死病等。

2. 环境调查

2.1 鸡场的建筑布局:

2.1.1 了解禽场的类型、规模,鸡场的地理位置,地势如何?建立鸡场要根据生产方向、生产规模来决定。场址选在什么地方为好,鸡场应设在环境比较安静、卫生的地方,要远离城市、工矿地、居民点及其他养禽场。据此可推断鸡病的发生原因。如鸡场紧临铁路、公路或居民住宅区,易受到惊吓刺激和利于传染病的发生,从而引起生长缓慢和产蛋率下降。

2.1.2 观察鸡舍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水电的供给情况,从而可发现病因。如一般以生产区为主体,假设当地的主风向为北风,则鸡舍布局应由北向南逐次按卵孚化室、育雏室、育成舍、成年鸡舍、病鸡舍安排,避免成鸡对雏鸡的可能感染。另外,饲料供应和行正文管理区应设在与风向平行一侧,鸡场职工的生活区应设在场外,鸡舍的一端应设专用粪道与粪场相通,人行和运输饲料应有专门的清洁道,两道不要交叉,以免感染疾病。

2.1.3 观察鸡场周围有无其他畜禽场,数量如何,距离多远,从而确定是否由于间接传染而发病。

2.1.4 观察当地的气侯和气象

主了解近日内天气是否突然变化,鸡舍的防寒、降温设施的功能是否正常。如果近日内天气突变,而这些设施又不能正常工作,则易诱发疾病发生。

2.2 鸡舍的结构、设施及其它

2.2.1 检查鸡舍的门窗及通风设施如何,场地和垫草的清洁及干湿程度,检查笼具、饲槽和饮水器是否完好无损和清洁。如舍内氨气浓度过大,说明通风不良。垫草潮湿发霉,饲槽和饮水设施污秽不洁,易诱发肠道和呼吸道疾病,另外,可查崐是消化道有问题,还是饮水器漏水所致。

2.2.2 鸡群的饲养密度和光照强度状况如何,如密度过大,光照过强易诱发啄癖,光照不够易延迟性成熟期等。

2.2.3 鸡舍的气味

进入鸡舍后注意是否闻到腥臭、酸臭、尸臭、氨臭、大蒜臭或羽毛烧焦味等。如有腥臭味,主由于鸡呼吸道感染、腹部感染或严重的下痢所引起,如传染性鼻炎、脑炎、禽霍乱、鸡新城疫等。如有刺鼻的气味,多为鸡舍通风条件不好,相对湿度高,清除垫料和粪便不及时所致易导致鸡患呼吸道疾病,如肺水肿、充血,眼角膜炎,结膜炎等。

2.2.4 看粪便 主观察粪便颜色、形状和一是否正常,地面和垫料是否潮湿。如排绿色或黄绿色稀粪,主提示有肠道炎症;如排硫磺色粪便,多为组织滴虫病等;如粪中带血,且多为15~45日龄发病,主提示为球虫病;鸡粪含有粘稠、半透明的蛋清或黄色粪崐便,多为前殖吸虫、输卵管炎或新城疫等的象征;排绿水样粪便,多见于伤寒、鸡崐新城疫、禽霍乱等。

3. 饲料调查

3.1 看饲料来源和种类

因不同产地的同一种饲料的营养成份不同,配出的饲料质量效果不同。一般北方的玉米、小麦等原料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南方,黄玉米中胡萝卜素含量较白玉米含量多,国产鱼粉较进口鱼粉的蛋白质含量低,且含盐量不定,配料如使用国产鱼粉,崐不易确定食盐添加量,使用不当易引起食盐中毒。如果配合饲料的品种较单一,易崐造成鸡患营养代谢性疾病。如产蛋鸡饲料中玉米使用比例过大,会造成脂肪沉积而崐达肥,影响产蛋量。甘蓝、蚕蛹、鱼屑等高量采食后,所产鸡蛋会带恶臭,尤其葱崐之异味最易移行到蛋里头。

3.2 看饲料的品质是否优良,如饲料发霉变质,特别是花生饼、豆饼、玉米等原米,易引起黄曲霉中毒,如喂劣质鱼粉,易导致鸡患肌胃靡烂症等。

3.3 看饲料产品的均匀度

由于许多养鸡户采用人工的方法混合饲料,常因搅拌不均匀,不是麦麸多,就是石粉未被分散开,或者药物添加剂分布不均,而导致鸡群生产性能极不稳定。如嗜乙醇、痢特灵、马杜拉霉素等毒性较大药品搅拌不均,均易造成中毒现象。

3.4 查看原料是否掺假或含有毒成份的原料是否脱毒及所占比例。如鱼粉中掺尿素、锯末、羽毛粉、鱼粉。棉籽壳、稻壳等;豆饼中掺玉米饼、蚕豆饼等,如进原料时示能检查出来,则会使鸡群生产性能严重受损。棉籽饼中的游离棉成分如超崐过50ppm可使鸡蛋在储存期间,蛋白呈现粉红色,蛋黄出现绿色或暗红色及斑点状崐,如含量超过200ppm可影响产蛋率。过量采食含硫 糖苷菜籽粕,可造成鸡甲状腺崐肿大,破蛋、软蛋增加,鸡肉风味变劣,种蛋卵孚化率降低等症状。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