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蛋鸡的冬季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2-21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72

冬季气温低且变化反复无常,鸡群易受到冷的刺激,常导致鸡群生产能力和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为此,饲养过程中,应分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 育雏期

1.温度:温度对于0?周雏鸡极为重要,尤其是冬天。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必须想方设法,达到雏鸡所需适宜温度,并且要保持平衡,不能忽高忽低。

2.湿度:湿度主要是影响鸡体水分代谢,过高不利于羽毛生长,易繁殖各种病菌和原虫;过低易引起尘埃,诱发呼吸道疾病。适宜相对湿度为:10日龄前60?0﹪,10日龄后55?0﹪。

3.通风:通风可调节舍内温、湿度,排除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新鲜。冬天,通风和保温是一对矛盾体,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应尽量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根据舍内具体情况,决定通风顺序及方法。

4.密度:切忌因为是冬天而随意加大饲养密度。因密度加大,对空气新鲜度和温度的保持,将增加更大的困难。

5.饲喂:保持优质全价饲料,自由采食,增加维生素的供应量,可用津发多维电解质等药物饮水补充。

二、 育成期

1.温度:注意保持与育雏期温度的衔接,切忌转群时育雏、育成舍温相差太大。并选拔在天气晴朗、温度较高的中午转群。转群后保持舍内温度在13℃以上。

2.限饲:冬季温度低,鸡群采食量大,应根据鸡群每段的标准体重,适量控制采食量。

三、 产蛋期

1.饲料: 饲料的能量水平可适当提高,同时将粗蛋白质含量降低1﹪左右,保证鸡在多采食的情况下,不浪费,保证正常的生产水平。

2.光照:保持恒定与渐增长相结合的原则,切忌缩短光照时数、产蛋期以不超过17.5小时/天为宜。

3.空气:产蛋鸡对各种有害气体较敏感,所以应调整好温度与空气的关系,适时通风并做好每日清粪,减少有害气体的发生。

4.温度:做好鸡舍的保温措施,避免贼风,舍内温度以13℃以上为宜。

四、 疾病防治

冬季气温低以及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增多,刺激蛋鸡呼吸道粘膜,极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如: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等。上述传染病除对症治疗外,应注意加强环境消毒,针对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料营养,可使用饮达康、速补2000、抗应激增蛋素等,增强机体体质,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对气温骤变或蛋鸡有轻微呼吸道症状时,提前用菌毒唑、秦乐健等,进行预防治疗,生产实践中效果不错。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