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来源于皮肤或附件基底细胞的一种肿瘤,发展缓慢,呈浸润性生长,很少有血管和淋巴管转移。人医对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已经是非常常见,而兽医对其报道的却很少。现将我院遇到的一例犬的皮肤基底细胞癌病例,就其治疗与诊断过程介绍如下。
1 病例 可卡犬,3岁,雄性,未做过绝育手术。2005年3月23日来我院初诊,左前肢背部皮肤下有一肿块,黄豆粒大小,突出皮肤,质地较硬。主人发现10天后来院检查,由于当时肿瘤较小,建议回家观察1个月后复查。4月12日来我院复查,肿块有所增大,直径约1 cm,质地坚硬,与皮下组织分离,有很好的游离性,动物无任何不适感。进行手术摘除。肿物实心,表面颜色灰白。手术过程良好,伤口一期愈合,7天拆线,动物精神状况良好,拆线时未见动物体表有其他肿块。肿瘤的转移及复发有待以后追访。
2 病变肉眼观察 质地较硬,切面棕绿色,肿物与皮肤连接紧密。
3 组织学检查 真皮内癌细胞呈团块或索状排列,其周边细胞呈柱形排列成栅栏状为特征,中央部的细胞呈多边形、卵圆形或梭形,细胞质少,核深染,排列紊乱。肿瘤组织与表皮相连。真皮内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
4 讨论与小结 由于正常基底细胞具有多向潜在分化的能力,故分化良好的基底细胞癌中可有毛发、皮脂腺或大汗腺等附属器的结构,根据此癌分化不同可分为2类。
4.1 单向分化型基底细胞癌 系指向单一基底细胞分化的类型,根据细胞排列结构又可分为4型:
(1)实质型:瘤细胞多呈实质性细胞团排列,大小不等。团之周围常有特征性的栅栏状排列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癌细胞常有不同程度的局部浸润,但一般不发生转移。细胞呈不规则型,排列紊乱。真皮内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
(2)色素型:呈典型基底细胞形态,但癌细胞内含有黑色素,位于核顶部。
(3)硬化型:癌细胞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将许多癌细胞挤压成紧密排列的条索。
(4)浅表型:常为多发性。增生基底细胞癌吵往往与表皮基底层相连,并侵入真皮浅层。以后它可发展为浸润性基底细胞癌。
4.2 多向分化型基底细胞癌 本型再根据细胞分化不同分为下列3型:
(1)囊性型:即基底细胞向皮脂腺方向分化。基底细胞癌团中央出现囊腔,其周围的癌细胞发生空泡变,甚至出现泡沫细胞,有形成皮脂腺的倾向。
(2)腺样型:瘤细胞向汗腺方向分化。部分癌细胞排列成管状或腺样结构,周围细胞呈立方形,似腺上皮细胞,但无分泌活动,有的呈无数微囊结构,称微囊性腺样型。
(3)角化型:癌细胞向毛发方向分化。基底细胞排列成2~6层细胞组成的带状,细胞核较长或细胞呈不规则环形排列,其中心为角化物或无角化。中心为大角化团则称角囊肿。
分化良好型基底细胞癌则是含有基底细胞及其向附属器分化的两种成分组成。此外,癌巢周围的结缔组织可排列成同心圆样结构,将癌细胞团分隔清楚;也可深入癌巢内,使细胞分成假腺状或囊状;有时形成致密的基膜样结构,似汗腺的基膜。同时,还常伴有水肿和各种变性,如黏液样变性、玻璃样变和胶原纤维的嗜碱性变,使形态更为复杂而多样。
根据肿瘤病理性组织切片的结构特点观察,本病例属于单向分化型实质型的基底细胞癌。在国内兽医临床中少见报道。
经过手术1个月后的电话追访,病犬预后良好,全身未发现有肿瘤转移的现象。说明由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特点,其恶性转移性不是很强,对皮肤基底细胞癌早发现、早切除,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