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点式生产与疾病控制有效地切断了疾病的传染链,提高了猪群健康水平、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是集约化养猪获取持续高产高效益的根本措施。全群死亡率、全群淘汰率可降低3~4个百分点,药费减少5元/头,全群料比下降0.2,每头生产母猪年增收≥1339元,每出栏一头商品猪增收>70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为进一步提高广西农垦集约化饲养外种瘦肉型猪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更好地消化和吸收国内外科学养猪新技术,为市场提供优质瘦肉型种猪和安全的畜产品,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广西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广西农垦在认真总结历年集约化养猪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实际,在实施和完善全进全出分阶段小单元饲养的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实行多点式生产,并对危害养猪业严重的主要疾病进行有效地控制和清除,提高了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率。作者认为,这是集约化养猪可持续健康发展,获取长期高产高效益的根本所在。近几年,广西农垦系统农场实行多点式生产和疾病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为农垦畜牧业的持续性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有关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根据垦区农场猪场生产的布局和生产工艺流程及猪场与猪场之间的距离进行分类归纳,并对其相应的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归类统计整理、分析,以寻找出不同类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为指导生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1猪场类型的划分
1.1.1三点式生产类型:种猪生产阶段,包括哺乳母猪、公猪、空怀、妊娠母猪饲养阶段;保育猪阶段;育成猪阶段分别在不同地点的猪场饲养,猪场之间的距离≥1000m。
1.1.2两点式生产类型:种猪生产阶段+保育猪阶段或种猪生产阶段;育成猪阶段或保育猪阶段+育成猪阶段;分别在不同地点的猪场饲养,猪场之间的距离≥1000m。
1.1.3一点式生产类型:不属于多点式生产类型的猪场,即种猪生产阶段、保育猪阶段和育成猪阶段在同一个地点猪场内饲养或在一个猪场内虽然进行功能分区,但由于区间距离<1000m的猪场也归于此类型。
1.2各猪场根据本场实际基本上实行全进全出制分阶段隔离饲养,多数安装高床产房和高床保育设施,少数有半漏缝产房和半漏缝保育舍。(饲料配方和技术管理基本相同)
1.3数据来源:农垦系统25个单位集约化猪场的2002~2004年畜牧公司生产统计报表和财务报表。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公式按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瘦肉型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基础记录系列表格与有关指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整理和分析。
1.4控制疾病的主要措施
1.4.1实行三点式饲养,切断传染病的传染链;
1.4.2实行部分清群,主要在保育阶段,2~3次/年;
1.4.3实行常年抗体监测,隔离或淘汰阳性个体;
1.4.4对危害严重的主要疾病进行免疫接种,控制或清除;
1.4.5采取分胎次饲养、仔猪超SEW、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和严格消毒灭源与改善饲养环境等综合防制措施。
2. 多点式生产与疾病控制实施的结果
2.1 2002-2003年多点式生产与疾病控制实施的结果
2.1.1根据广西农垦25个单位猪场的分类归纳统计,对窝产活仔、每头断奶仔猪耗料、全群死亡淘汰和头猪药费等12个指标的分析,在同等条件下,三点式生产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好于其它类型的生产方式,详细结果见表1、表2、表3。表1 2002-2003年多点式生产对母猪繁殖性能情况统计表
类 型 | 猪场数(个) | 活仔总 数(头) | 窝产活 仔(头) | 哺仔成 活(%) | 每母供猪(头) |
三点式猪场 | 2 | 78934 | 9.51 | 97.14 | 18.87 |
二点式猪场 | 8 | 249980 | 9.40 | 95.04 | 16.35 |
一点式猪场 | 15 | 422136 | 9.18 | 93.16 | 15.96 |
相 差 | — | — | +0.11 +0.33 | +2.10 +3.98 | +2.52 +2.91 |
类型 | 每头断奶仔猪耗料(kg) | 保育猪 料重比 | 育肥猪 料重比 | 育肥猪月均增重(kg) | 达100kg日龄(天) |
三点式猪场 | 53.02 | 1.63 | 2.70 | 21.28 | 155 |
二点式猪场 | 56.37 | 1.71 | 2.79 | 20.23 | 160 |
一点式猪场 | 59.13 | 1.78 | 2.92 | 18.22 | 170 |
相 差 | -3.35 -6.11 | -0.08 -0.15 | -0.09 -0.22 | +1.05 +3.06 | -5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