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犊牛球虫病的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1-0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894
核心提示:牛球虫病是一种急性、肠炎性的原虫性寄生虫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下痢和排出混有血液的粪便为特征。临床症状容易与大肠杆菌

牛球虫病是一种急性、肠炎性的原虫性寄生虫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下痢和排出混有血液的粪便为特征。临床症状容易与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病混淆,从而导致误诊。北流市某镇二个村的犊牛曾陆续发生一种以出血性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的26 头犊牛中,黄牛犊19 头,占73 % ,水牛犊7 头,占27 %。发病牛应用止痢剂和多种抗生素药物治疗均无效果,后经确诊为球虫病,通过采取抗球虫病药物治疗,除2 头因误诊延误治疗而死亡外,其余24 头全部治愈,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7 年5 月~9 月间,北流市塘岸镇长塘村、独竹村一带的犊牛连续发生以肠炎、不食、拉血痢为特征的疾病,发病数量为26 头,占当地犊牛数87 头的29.9 %。发病牛年龄大多在2 个月~2 岁之间,发病牛中1~2 岁的有15 头,占发病牛的57.7 % ,一岁以下的有11 头,占4213 %。死亡2头,均为不满1 岁的发病牛犊, 占发病牛数的7.6 %。见表1 。

2 临床症状

病初犊牛被毛松乱、拉稀,粪便呈淡黄色粘胶样或水样,并带有少量血液或纤维素性假膜。随着病情发展,患牛精神沉郁、喜卧、消瘦,瘤胃蠕动和反刍停止,肠蠕动音增强,食欲逐渐减退,甚至废绝。粪便含血量增多,排便次数也增加,病牛的阴部、尾部及后肢被带血的稀粪污染。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病牛由于严重脱水、极度衰竭而死亡。

3 病理剖检

病死犊牛尸体极度消瘦,可视粘膜苍白。肛门开张、外翻。肠粘膜广泛性出血、肿胀,特别是盲肠粘膜出血尤为严重,直肠内充满黑色粪便,内含大量粘膜碎片和纤维素性假膜,并有血凝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的皱胃出现溃疡。

4 诊断

4. 1 微生物学检查

取病死犊牛的心、肝、肺、肾病料,进行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涂片镜检,未发现足以引起发病的沙门氏杆菌群。

4. 2 粪便虫卵检查

取发病犊牛新鲜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涂片镜检,均发现了虫卵。镜检视野中少的有2 个虫卵,多的可达6~7 个,详见表2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犊牛球虫病。

表2 粪便虫卵囊检查情况

检出球虫卵囊数+ - 2 个+ 3 个+ 4~5 个+ 6~7 个+

头数 2 4 11 9

5 治疗

①肌肉注射磺胺嘧啶钠215 g/ 次,每日3 次。

②三字球虫粉011g/ kg·体重,口服,一日一次,连用7 天[2 ] 。③犊牛内服磺胺二甲嘧啶片,每天每千克体重100 mg ,连用3 天。并配合助消化和健胃剂或内服氨丙啉,每天每千克体重30 mg ,连用5天。④对于病程较长、有脱水症状的病犊牛, 用5 %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毫升、复方氯化钠溶液250 毫升、5 %碳酸氢钠溶液150 毫升、10 %维生素C 10 毫升、维生素B1 10 毫升,静脉滴注,每天2次。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综合治疗措施,除前期2头因误诊延误治疗死亡外,其余发病犊牛全部治愈。见表3 。

 

6 小结与体会

6. 1 据文献记载,对牛有致病力的球虫主要有牛艾美尔球虫和邱氏艾美尔球虫,而本次所感染的球虫以牛艾美尔球虫为主,发病率为2910 % ,且集中在5~9 月份高发。可能与农户散养、管理粗放有关,且这四个月闷热多雨,适宜于球虫的大量繁殖所致 。

6. 2 由于球虫寄生于犊牛肠道上皮中,以出血性肠炎为主要特征,所以容易同沙门氏杆菌病混淆。若临床中发现1~2 月龄犊牛有以出血性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而用抗菌、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且病程绵长, 即可怀疑为球虫病, 可进行驱虫治疗 。

6. 3 寄生于犊牛的球虫,其在不同生殖阶段对不同抗球虫药敏感性也不同,且往往产生抗药性,所以临床治疗中,应以多种驱球虫药联合应用效果为好。

6. 4 在应用抗球虫药的同时,辅以补液支持治疗,可增强犊牛体质,加强抗病力,提高治愈率。

6. 5 对发病犊牛,要进行隔离治疗,并保持环境干燥卫生,污染的场地要彻底消毒,以作者的经验用3 %的火碱溶液,每日一次,连用1 月,效果最好。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