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专家谈台禽流感防治:降低鸡场密度胜过一味扑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1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24
台湾专家近日提出,防止病毒变异,离牧比杀鸡有效。
  针对台湾大量扑杀带有低病原性禽流感病毒鸡只的做法,屏东科技大学兽医系教授蔡信雄认为,应该早点采取离牧措施,降低台湾鸡场分布密度。
  他说,对于带有低病原性禽流感病毒鸡场的鸡只,不必扑杀,但应限制移动,有关部门则收购发育不良或生病的鸡只。鸡农卖光鸡场的鸡只后,应给予鸡农离牧补助,让鸡农停养。鸡农如欲复养,必须由防疫部门确认环境中未带有禽流感病毒,才准予复养。
  最近在台南等地的鸡场从事鸡只疾病诊断与监督鸡只扑杀工作的蔡信雄说,杀鸡的代价太大,扑杀一场鸡只的花费与补偿金,可以用来当作鸡农离牧津贴,这样反而鼓励鸡农离牧,降低养鸡密度,减少病毒变异的风险。
  蔡信雄不赞同继续实行全面扑杀低病原性禽流感鸡只的做法。他说,最近观察几场鸡只扑杀过程,发现被扑杀的鸡只都很健康,未出现感染强毒株的征状,却被视同感染高病原性禽流感病鸡处理,实在可惜。蔡信雄质疑,台湾鸡只饲养数约1.3亿只,万一抽验带有H5N2弱毒株,是不是都要扑杀,扑杀费用谁有能力承担?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