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家庭养殖业应适应市场需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17  来源:- 未知来源 -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40
在猪的品种选择上要发展“小肚子”,逐步消灭“大肚子”。我国各地未经杂交改良的猪种多为肥肉型,猪的肚子很大,皮下脂肪很多,这种猪在市场上已不受欢迎。改良的猪瘦肉率一般在50%左右,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都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饲养时间上来说,猪长到80千克—100千克时就应出栏,否则无限期地养下去,瘦肉型猪也要变成肥肉型猪,且饲料消耗量大,生长慢,经济上不合算,也难销售。
  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
  目前我国有些养殖产品出口形势很好。为适应这种形势,一些养殖户热衷于使用饲料添加剂,以提高养殖产品的产量。但有的养殖户在使用添加剂时用量较大,把添加剂当作促进动物生长与防治疾病的法宝,致使产品添加剂残留量超标,产品出口屡屡受挫。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使用饲料添加剂时,应按照添加剂的说明与要求使用,不要随意加量;二是在购买添加剂时,应注意生产厂家与批准文号,千万不要购买无厂名、无商标、无批准文号的“三无”产品;三是畜禽在出栏前7天—10天应停止使用任何添加剂,以减少添加剂在动物体内的残留量。
  由粗养向精养转变
  在这方面,饲养草食性家畜表现得较为突出。以养羊为例:以放牧为主的山羊每日平均增重仅50克左右,如果实行圈养或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生长速度就会加快一倍,经济效益亦可翻一番。所以,开展畜禽养殖应在“精”字上下功夫。
  选准时机及时上市
  养殖业能否赚钱,除精打细算外,更重要的是要选准上市时机,应特别注意掌握市场信息,在市场最需要的时候出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要想站稳脚跟,必须把握多变的市场规律,既要向前看,又要立足于当前,不断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