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温度是家禽孵化的首要条件,保持合适的温度是获得较高孵化率及健雏率的前提,虽然孵化的最佳温度是37.8℃,然而在生产中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温度的控制,本文就鸡种蛋孵化不同情况下的温度控制进行论述。关键词:孵化;种蛋;温度;控制孵化是养鸡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环节。种蛋质量和孵化条件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而在孵化条件中,温度自始至终是禽蛋孵化中的主要矛盾,起主导作用。根据胚胎发育状况掌握好孵化温度是禽蛋孵化稳产高产的关键,即必须给胚胎提供一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这样才能正常完成胚胎的发育,获得较高的孵化率和健雏率。虽然在孵化中有一个最佳温度,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影响温度的因素很多。以下是鸡种蛋孵化生产中温度控制的一些基本原则。1温度范围与最佳温度孵化中低于某一温度胚胎发育将被抑制,要高于某一温度,胚胎才开始发育,这一温度被称为“生理零度”,也叫临界温度,一般认为鸡的生理零度约为23.9℃;同时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以鸡为例,温度在“35—40.5℃”之间,都会有一些种蛋孵出小鸡。在“35—40.5℃”之间这个温度范围内有一个最佳温度,如果环境温度保持在24—26℃,最佳温度1—19 天为37.8℃,出雏期19—21天为36.9—37.2℃。2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对孵化有一定的影响,环境温度的高低主要影响孵化中温度控制的精确度。在生产中一般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季节而灵活掌握。恒温孵化和变温孵化是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而经常采用的两种孵化方式。恒温孵化与变温孵化如果操作恰当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恒温孵化是在孵化的1—19天保持一个温度,如:37.8℃;而在19—21天保持在37.2℃,恒温孵化对孵化的环境要求条件较高,环境温度应该保持在22—26℃之间,并且要通风良好。变温孵化是根据孵化机类型、孵化室温度和胚胎发育日龄,给予不同的温度。如果环境温度低于20℃,则孵化温度可比最佳温度高0.5—0.7℃;如果环境温度高于30℃,则可以降低孵化温度0.2—0.6℃。表1为一个便变温孵化方案。表1 变温孵化方案(℃)
胚龄 | (天) 1—6天7—12天13—18天19—21天 |
室温(℃) | 15—2038.5 38.2 37.8 37.522—2838.0 37.8 37.6 36.9 |
3湿度对温度的影响相对湿度对胚胎发育有很大影响,湿度与蛋内水分蒸发和胚胎物质代谢有关。在孵化中,温度与湿度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孵化前期温度高则要求湿度低,出雏时湿度高则要求温度低,一般在落盘后应该增加湿度,同时要降低温度。实际生产中应防止同时出现高温高湿,因为高温高湿会导致排气不通畅,使得孵化机内二氧化碳浓度加大,影响胚胎发育。4禽蛋的性质种蛋不同,孵化温度不同。褐壳蛋、强制换羽后的蛋以及蛋壳厚、蛋重大的种蛋孵化前期温度应该略为高一些,后期则低一些,可以相差0.1—0.2ºC。5看胎施温胚胎发育在不同时间有其固有的特征,照蛋是检查胚胎发育的情况,生产中可以根据照蛋的结果及时了解胚胎的发育情况。如果照蛋的结果出现异常,应该及时调整孵化方案。孵化照蛋应该抓住两个典型时期的特点,即合拢时间和封门时间。孵化到10—11天,正常发育下胚蛋尿囊血管两端应在小头合拢,如若11天末,大部分胚蛋已合拢或发育更快,说明温度偏高,需要降低0.2ºC;若11天末只有少部分蛋合拢,则可能温度偏低,应该提高0.1—0.3ºC。封门时间为17天,照蛋时出现小头发暗且不透明,如若透光面积较大则需升温0.2ºC,若有少部分胚蛋出现向一方倾斜,说明胚胎发育过快,应降低温度0.2—0.5ºC。6温度与通风换气的关系胚胎发育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随着日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强,所以随着胚胎发育的不断进行要加大通风换气。在生产中,应该随着孵化的不断进行而使风门不断加大,同时要防止出现风门过大,导致通风过度而使温度不能够得到保持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