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如何做好猪饲料的对比饲养试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1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936

因为饲料费用占规模化养猪生产成本的60%~70%,占流动资金的80%。故饲料厂及规模化养猪场对饲料及其配方的比较十分严谨。但是,限于环境、条件和专业人才,很多饲养试验都是养猪生产者自己做的,缺少了理论指导,有些方面把握得不好。在这里,我谈一谈怎样做好猪饲料的对比饲养试验(所谓试验是指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以便我们更好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效益。在具体的做试验的时候,需要按照自己的试验条件,调整试验方案,使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饲养试验需要注意的一些原则性问题

1 随机原则:尽量运用统计学知识来设计自己的试验,减少外在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猪饲料的对比饲养试验,大多可采用“S”型分组,实现平等初重情况下的随机化。

2 对照原则:空白对照组的设立,只有通过对照的设立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出试验因素在当中所起的作用。多种饲料相互比较同时饲养试验,多个处理组互为对照形式存在。

3 重复原则:所谓重复原则,就是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必须做多次独立重复试验。一般认为重复5次以上的试验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也就是说在做试验分组时,一个处理需要5个以上的重复。

4 弹性原则:所谓弹性,指的是在时间分配图上留有空缺。适当的空缺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富有弹性的实施试验计划,并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调整好自己的试验进度。

5 最经济原则:不论什么试验,都有它的最优选择方案,这包括在资金的使用上,也包括人力时间的损耗上,目的不同,饲养试验时间的长短自然不同,可根据试验目的,和预计能明确达到目的的时间来设计试验。

饲养试验欲得可靠的结论,一些重要问题必须把握,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你所拥有的试验条件作基础的

1 仅比较饲料的差异性时,将所有其它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变数尽可能的排除。包括品种(性别、杂交模式)、疾病、饲养方法、饲养环境(猪舍的温度、通风、含有害气体的浓度等)等等。

2 试验分组:其目的为了确保受测动物能公平、合理的分配在各处理组中。在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之上进行随机化处理。

2.1 公母:猪只饲养试验中,如果既有公猪又有母猪,那么在每一个处理组,每一个重复中公猪、母猪的比例应为1:1。如果还有公猪和阉公猪之分,公猪、阉公猪的比例也应为1:1。因为小母猪与阉公猪相比,生长慢于阉公猪,但是饲料转化率高于阉公猪。而公猪与阉公猪之分也是这个原因,公猪的饲料转化率较阉公猪好。

2.2 品种:因为猪的遗传性质不均一,所以最好选杂交模式相同的猪,如果条件不允许,则要求将不同遗传性质的子代均匀分配在各处理组中。

2.3 重量:各处理组、各重复组的试验平均初重应相等。因为猪只在体重上相差,那么饲料转换率,猪的增重等方面亦会相差。使试验结果偏差,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2.4 环境:各试验处理组所处的环境应相同,不同环境下猪的生长,饲料转化率等方面差异有时很大,容易导出错误结论。这几个因素应重点注意:

2.4.1 温度:临界温度以下,每降低一度便使饲料转换率随着下降0.03,使每日增重减少10克。猪的下限临界温度,初生仔猪32℃,4~10kg仔猪24℃,育肥猪15℃,成年猪12℃。但下限临界温度也不是绝对的,一般来讲瘦肉型猪比脂肪型猪高;瘦猪比肥猪高,同时,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注意,下限温度并非最适生长温度。

2.4.2 贼风:风速要适宜,避免贼风。“贼风”会减低0.08的饲料转换率以及30克的每日增重(育肥猪)。舍内风速应低于0.25米/秒为宜。

2.4.3 底料:猪只没有吃完的垫底的料,作为遗留料在隔天以后也会影响0.02的饲料转换率和10克的每日增重(育肥猪)。这种情况在长期超量饲喂的时候出现。

2.4.4 饲槽:数目、型式、饲槽深度和位置均会影响饲料摄食量及猪只的生长性。尤其是在数目不足的时候,很多弱小一点的猪只采食受限,严重影响生长。

2.4.5 饮水器:高度、数目、型式和水质会影响猪只生长性能。

2.4.6 密度:当猪栏密度过大时,也会影响部分猪只的生长,使猪只生长处于非试验因素的不均匀状态,影响试验的正确性。

显着性检验

在试验处理中将不可避免的变异尽可能的平均分散到数个重复组畜群,因而将不可避免的变异所带来的影响消减到最低程度;如此一来试验所针对探讨的变异(饲料中主要的变异)便会明显的表现出来,这便是显着性的意思。可信度越高,则测量所需的畜栏,畜群数也要较多。通常,做猪饲养试验的时候,显著性检验的标准是P<0.05为差异显著,P>0.05为差异不显著。再者,饲料转换率差异检定所需的试验猪头数要较饲料增重差异检定所需的试验猪头数多,这是因为会影响饲料转换率的变数较会影响每日增重数值的变数多的原因。

试验前的调适期

在试验开始前14天,首先喂饲动物正常饲料,目的是消除试验处理前的各种差异(例如维生素含量、生长促进剂等),以免这些因素影响试验开始前期的试验数据。如果本来饲喂的就是正常饲料,则需要7天的预饲期过度,换料的方法,第一天,饲喂6/7的原饲料,1/7的试验料;第二天,饲喂5/7的原饲料,2/7的试验料;以此类推,直到全部换为试验料为止。

饲喂方法

专人负责整个试验。另外,专人饲喂、人工投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各组均给予相同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

疾病

这是影响试验的重要因素,就连症状不明显的疾病都会显著影响猪只生长和饲料转换率。试验期间各畜栏或各畜群间的疾病型式可能不同,一组的健康不佳,另一组也许挺好的,这样就必然带来了生长的差异。若动物的疾病,不是因饲料所引起的(例如跛)就必须进行下列处理步骤:

1 治疗生病的动物。

2 若治疗2天仍无效果,便必须将生病的动物自试验处理组中移除。

3 记录病畜的体重,而于试验结束时将数值加入畜群(栏)的总重中。

称重

饲料必须称重,而在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时,动物亦须称重,中间如果试验需要的话,当然也要称重。逐头称量体重,计算每头增重及标准差。称量方法:当天零时停食,于8:00至10:00将所有试验猪称完,称时先将猪只哄起活动10分钟,待其排出粪尿后进行个体称重、记录。

说明

对于试验结果的说明必须正确,以免下错误的结论。为了做正确的结论,便需同时考虑动物的生长性能以及饲养的经济效益。说明中也需要提及一些重要方面,如分组、重复、处理方法、初重、末重、平均日增重、料肉比、每千克增重成本、成活率、腹泻率等,这样才能使试验的结论表现的周全,结果的优劣情况一目了然。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