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一例烟曲霉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鸡病例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1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78

目前还有部分养殖场存在对饲料利用的安全知识匮乏,对饲料的利用存在着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小部分的饲料霉变不会影响到整个生产,所以一旦发生问题也会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下面是针对一例烟曲霉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雏鸡发病和死亡的分析。

一、发病情况:

湖北省黄州市某养殖场饲养蛋鸡5000只,16日龄时突然发病,发病率达85%以上,死亡率为20%。发病后,该场技术人员投服环丙沙星、强力霉素等药物,效果不明显。

二、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委靡,羽毛松乱,食欲减退,饮欲增加,下痢,呼吸困难,伸颈张口,细听可闻气管罗音。有的还表现神经症状,如摇头、头颈不能随意屈伸、共济失调等。

三、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10只,肺部发现粟状颗粒大小的黄白色结节,切开后,中心是干酪样物质;气囊上也散在结节,有的还能看到成绒球状的菌丝;心脏和肝脏上均有少量纤维性渗出物。

四、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确诊为烟曲霉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五、防止措施:

、将病鸡隔离饲养,清洁鸡舍,保持鸡舍通风干燥,对鸡舍、食具、水槽和周围环境用百毒杀500倍消毒,每天2次,连续1周。

、立即停止饲喂原来的饲料,彻底清除霉变饲料。

、病鸡用丁胺卡那霉素饮水,用量为每公斤水中加入30~120毫克,饮水中同时加入电解多维;用制霉菌素拌料混饲,每只雏鸡用药5000单位,同时每公斤水中加入0.3克硫酸铜混饮,以上用药均每天2次,连续3天。

、未发病鸡每公斤体重用丁胺卡那霉素20毫克饮水,每天2次,连续3天。

采取以上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新发病的鸡只数量很快减少,一周后回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六、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饲料霉变造成的,而且,本病对雏鸡影响较大,发病率高,死亡严重,因此养殖户一定要加强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严防饲料及垫料的发霉变质。

七:体会:

饲料在贮存、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中都会引起饲料的霉变,对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霉菌大多数是中性微生物,适宜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繁殖,所以在贮存饲料时一定要综合考虑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储存饲料仓库应通风、阴凉、干燥、地势高,底部要有木板架撑隔。要定期消毒、打扫、防鼠。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