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肾传支继发大肠杆菌的成功防治经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09  来源:兽药市场指南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448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继发大肠杆菌的病例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一些管理和防疫技术相对落后的地区或养鸡场,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甚至呈地方性流行。严重影响着养鸡业的发展,也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006~2007年,笔者先后收治了23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继发大肠杆菌的病例,患病鸡近10万只,其中10~30日龄的小鸡占97%,通过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秋冬季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于是笔者将该病的防治经验总结出来,希望能够给广大养殖户或兽医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发病情况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某养鸡场饲养有20日龄三黄鸡10000余只,2007年10月16日,有95只小鸡发病。出现咳嗽、喷嚏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3天后症状逐渐加剧,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饮水量剧增,相继发生以下痢、呼吸困难和眼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禽主用土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之后效果不明显,至10月21日,新发病鸡260只,死亡75只,随到笔者处求诊。

二、临床症状

病鸡刚开始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噜、喷嚏等,随后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下降、渴饮、甩鼻、咳嗽、张口呼吸、体温升高、消瘦等症状。发病后期病鸡鸡爪干枯、脱水明显,冠髯发紫,排出大量白色石灰水样稀便,出现脚软不能站立症状,很快因脱水和代谢紊乱而衰竭死亡。

三、病理变化

病死鸡皮肤紧缩不易剥离,严重脱水,消瘦,肌肉发紫,嗉囊空虚;呼吸道变化不明显,鼻腔、喉头、气管、支气管内有浆液性分泌物,并且黏膜有轻度的充血;气囊混浊、增厚,内含黄色干酪样物;肝脏轻度肿胀,色泽较暗,表面广泛覆盖一层黄白色纤维素性假膜样物,小叶突出清楚;肾脏也发生病变,肾小球和输尿管明显扩张,内充满白色的尿酸盐结晶,呈花斑肾,质地较硬;部分病鸡的心包膜粗糙,附着纤维素性分泌物;肺脏出血或瘀血并有坏死灶;腺胃和小肠黏膜发生炎症和坏死;发生眼炎者眼前房积脓,眼球萎缩。

四、实验室检验

(一)涂片镜检

1.无菌取病死鸡的心、肝、肾、肺、淋巴结等涂片,按照常规固定,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散在排列、两端钝圆、着色较浓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2.无菌取上述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24小时,结果普通琼脂平板上长出圆形、稍隆起、湿润、光滑的红色菌落。挑取单个菌落染色、镜检,可见两端钝圆、散在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二)生化反应

取纯化的代表菌101、102、103号进行生化反应试验,重复2次。结果代表菌能水解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蔗糖,产酸产气,精氨酸、赖氨酸、鸟氨酸反应为阳性;能产生靛基质,M反应阳性;而且H2S反应、V-P反应、枸椽酸盐反应、尿素水解反应、液化明胶反应均为阴性。

(三)药敏试验

按照常规方法对分离的上述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株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恩诺沙星高敏,对卡那霉素、泰乐菌素、氟哌酸、环丙沙星中敏;对强力霉素、青霉素、链霉素、SMZ+TMP为低敏;对土霉素、痢菌净不敏感。

(四)动物接种试验

1.取病变明显的肾脏组织及呼吸道分泌物,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1:5乳剂,加入双抗经4℃作用6个小时,3000转/分离心10分钟,上清液经无菌检验后,接种于10日龄鸡胚尿囊腔中,每胚0.2毫升,继续孵化,连续观察5天,将接种48小时后死亡的鸡胚弃掉,收集48小时后死亡鸡胚的尿囊液,然后盲传4代,鸡胚出现明显卷曲、萎缩、侏儒等症,输尿管有细条状的白色尿酸盐沉积,肾脏肿大,胚体严重出血。

2.取上述制备的尿囊液经滴鼻、点眼方式给10只10日龄的雏鸡(未经免疫的)攻毒,每只0.1毫升,结果3天后雏鸡开始出现呼吸困难,精神不振及腹泻症状,4天后出现死亡,7天内死亡5只,病死鸡均表现为严重脱水和典型的花斑肾。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肾传支继发大肠杆菌。

五、综合防治措施

(一)西药治疗

1.乌洛肾宝(乌洛托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K3、维生素B6等),按400毫克/千克的比例饮水,让鸡自由饮用,连饮3~5天,首次使用或重症者用药剂量可加倍。

2.利肾康(中药提取物、维生素、电解质等),按800毫克/千克的比例对水,让鸡自由饮用,连用3~5天;或恩诺沙星加黄芪多糖饮水,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3~5天。

3.丁胺卡那霉素,15毫克/只,肌肉注射,每天1次,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4.干扰素,1000羽/瓶,每瓶加适量的水溶解后供鸡群自由饮用,每天1次,2小时内饮完,连用3~5天。

5. 0.5%~1%的碳酸氢钠溶液6千克,加入百菌净1克,充分溶解后让鸡自由饮用,每天1次,2小时内饮完,连用3~5天。

(二)中药治疗

处方:麻黄10克、苦杏仁10克、石膏60克、板蓝根30克、黄柏12克、黄芩10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大青叶30克、蒲公英50克、白头翁40克、百部45克、鱼腥草30克、生甘草10克。

方义:本方由麻杏石甘汤化裁而成,重用石膏为君药,以其辛甘大寒专清气分实热;以麻黄为臣,清宣入肺,领石膏清热之力飞腾上焦,清宣肺热以平喘逆、利水;杏仁苦降,宣肺下气定喘,甘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调和诸药;配杏仁以止嗽,其为佐药,合之有清热宣肺之功,调和诸药。在此基础上重用板蓝根、黄柏、黄芩、金银花、大青叶、白头翁、百部等清热解毒类药物清解三焦热毒,从而达到宣肺护肾、调卫固本的目的。

用法:将上药置于锅内加热水2000~2500毫升,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10分钟左右后改为文火煎20分钟,取药液800毫升左右;药渣中再加入水1500毫升,煎取药液800毫升,将前后两次煎取的药液混合后分成2份,混饮或拌饲料喂,早晚各1次,连用1~3天,本方剂量适合供500只鸡1天的用量,临床应用时可视鸡群数量的多少按比例增减。

(三)预防措施

紧急隔离 将患病鸡、疑似患病鸡、健康鸡分别隔离于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的相对独立的不同鸡舍,尤其注意将病鸡隔离于不易散布病原体而又便于诊疗和消毒的地方。

彻底消毒 销毁或无害化处理病死鸡的尸体;彻底清扫、洗刷鸡舍及工具,同时可用过氧乙酸、高锰酸钾、百毒杀、甲醛等对整个养鸡场(带鸡)进行彻底喷雾消毒,每隔2~3天再消毒1次。

药物预防 对未出现症状的鸡群,可用丁胺卡那霉素,每克对水20~30千克,1天2次,连用3~5天。同时可在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维生素、电解多维等,以提高鸡的体质和免疫力。

另外,要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可在饲料中添加20%~30%的碎玉米颗粒,至鸡群康复时再逐渐减少玉米粉含量、恢复蛋白水平。也可投喂适量的微生态制剂,调节鸡肠道的微生态环境,增强有益菌群的生长繁殖,抑制致病微生物繁殖。同时提高舍内温度2~3℃,并保持适当通风,降低鸡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空气质量。

经采取以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用药第2天疫情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没有新的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用药3天后,鸡群精神兴奋,食欲增强,除体型消瘦外,其它症状消失。随嘱继续用药3天,以巩固疗效。至10月28日回访时,症状已完全消失,鸡长势良好,体重明显增加。

六、小结与体会

1.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继发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比较棘手,主要是目前缺乏治疗肾传支的特效药物,治疗不及时或误诊误治,容易因肾脏病变而造成鸡的死亡,所以及时治疗,对症下药是治疗本症的关键。

2.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本症具有疗效好、经济、无毒、无副作用、无药物残留的优点,值得试验推广运用。在临床用药上,首先应考虑选用高敏度、无刺激性、针对性强且对肾脏无副作用的药物。其次在整个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要适当考虑使用多种维生素或能量合剂,以提高鸡的体质和机体自身免疫力。

另外,要严格执行免疫制度,应根据当地疫情,合理制定免疫程序,科学选用优质疫苗,提高免疫质量,并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和饲养管理。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