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肠杆菌病仍是制约肉鸡饲养业健康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尤其是进入冬季,随着气温的不断降低,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将逐渐升高,鸡群一旦发病,会给养殖户造成的较大经济损失。
用药的根本坚决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所以我们要把主要的养殖工作放在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上面。大肠杆菌病虽然危害严重,但只要养殖户树立信心,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1 从管理上分析
1.1 改善养殖条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粪便,温度、湿度适宜,饲养密度合理、通风良好,减少有害气体对鸡的刺激。饲料营养平衡,鸡群定期饮用水溶性电解多维,提高鸡体抗病能力。
1.2 消毒要确实、不走过场。进雏前,对一切用具,设备和鸡舍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在对鸡舍进行熏蒸时,时间、温度、湿度和药液用量要按规定标准执行。带鸡消毒时,宜在夜间进行,健康鸡可1次/周,发病的鸡舍可1次/天。
切断传播途径,病死鸡一定要做无害化处理,切勿乱扔乱喂。病鸡要隔离治疗,病鸡污染的环境彻底消毒,严禁从疫区或发病鸡场引进鸡雏和种蛋。运送种蛋和鸡雏的车辆也要彻底消毒,雏箱要一次性的,坚决杜绝交替使用。
1.3 认真做好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性疾病的防疫工作,防止大肠杆菌病与之混合感染。
1.4 尽量做到人禽分离,舍内鸡与散鸡分离。
2 从用药上分析
2.1 药敏试验:虽然目前临床上有许多抗菌药都对大肠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但因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所以用药时可以考虑首先做药敏试验,从而选择高敏有效的药物。
2.2 选用高新产品:大肠杆菌对含有β-内酰胺酶类结构抗生素的耐药主要是因为大肠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在起作用。而舒巴坦钠、克拉维酸都能对β-内酰胺酶起到抑制甚至破坏作用。故使用含有这两种成分的抗菌药,其抗菌抑菌效果可明显增加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2.3 结合应用生物制剂:抗生素在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同时也容易继发病毒病,所以在强调吸收抗生素的同时,最好合理搭配一些生物制剂。
3 治疗
用药原则:采用药物预防时,不能长时间用一种药,以免产生抗药性。用药同时加入水溶性电解多维抗应激,增强胃肠功能。
在用西药对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时,最好先做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最敏感药物治疗。如氟苯尼考制剂和喹诺酮类(蒽诺沙星、氧氟沙星等)。而氨基苷类抗生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等)也对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且体外抑菌试验敏感。但由于肠道吸收率极低,故临床上建议注射来治疗大肠杆菌病。
也可用中药治疗,可收到满意的效果。方一:黄连100克、黄柏100克、大黄10克、穿心莲100克、大青叶10克、胆草50克,10%比例拌料服用;方二:板蓝根100克、穿心莲100克、葛根50克、白芍50克、黄连100克、秦皮50克、黄芪50克、甘草50克,10%比例混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