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产生的能量,尤其是热量,在猪场的运行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冬季,热量非常宝贵,应采取措施,保留已产生的热量,避免因管理维护不当而造成不产热或少产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措施来保温:
1 圈舍建造过程中,可以采用双层结构或覆盖草帘,采用彩钢板、空心砖等加强圈舍隔热保温措施。
2 圈舍采用坐北朝南方位结构,冬季阳光充足,利于圈舍的通风透气与升温,门窗应注意开与关,阳光明媚的白天应注意开窗透气。晚上、寒冷、大风的白天应注意关闭或半闭门窗。
3 对于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西北等高寒地区,冬季气温普遍是零下几十度,可以适当增加垫料厚度,增强发酵强度。
4 对于已经养成定点拉粪尿习惯和不喜欢翻拱的猪群,应做到每周至少翻到1次,将粪尿埋入垫料表层10~20厘米以下,避免粪尿在床面上成堆,造成发酵异常或不发酵。
5 养殖密℃应该控制在1.2~1.5平方米/头,避免因粪尿过多浸泡发酵床。
6 在冬季由于圈舍内外温差大,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塑料布、或铁皮屋顶,形成水珠往下漏滴至床中,这种情况应注意白天通风,把水蒸气释放掉。
发酵床产生的热量通过合理措施保留下来,能形成极大的能量经济价值。如在发酵床上生长的猪,因为圈舍温度始终维持在15℃℃~25℃,猪的体温正常是37℃~39℃,根据不同阶段猪只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哺乳母猪(10℃~21.1℃)、初生仔猪(32℃~37.7℃)、3周龄仔猪(23.8℃~29.4℃)、保育前期仔猪(23.8℃~29.4℃)、保育后期仔猪(21.1℃~26.6℃)、生长猪(5.5℃~21.1℃)、生长肥育猪、怀孕母猪、种公猪(10℃~21.1℃);我们以生长育肥猪为例,其适宜生长温度在10℃~21.1℃,环境温度过低,猪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用于产热,以维持其体温,使日增重降低,采食量增多,从而使饲料转化率下降。实践证明,当温度降低到10℃和5℃时,猪的采食量分别增加10%和20%,而增重反而下降;当生长育肥猪处于下限临界温度以下时,温度每下降1℃,日增重减少11%~20%,日耗料增加25%~35%。以河北保定地区为例,每年从11月到来年3月气温都在10℃以下,传统水泥圈舍温度一般也在10℃以下,而使用发酵床养殖的圈舍温度一般在15℃以上,用户可以估算一下发酵床在整个冬季节省的饲料和多增长的猪肉的钱到底有多大。
利用发酵床产生的能量还可以用来为猪的产床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