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是有犬瘟病毒引起犬的一种极严重传染病;除犬之外,还可感染貂、狐等多种犬科、鼬科和浣熊科等动物,其传染性极强,发病率也非常高,临床症状多种多样,既可单独表现为呼吸道。上呼吸道炎症状,还可表现为严重的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同时易继发其他细菌。病毒等的混合感染,死亡率和淘汰率非常高。
1 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此病可感染犬、貂、狐狸等肉食动物,其中1岁以下的动物最为易感,病后可获得较强的免疫力,仔犬通过胎盘和初乳获得被动免疫。犬瘟热的传染来源,主要是病犬和带毒犬,其次是患犬瘟热的其他动物和带毒动物。病毒主要存在于肝、脾、肺、脑、肾、淋巴结等多种脏器与组织中,通过眼泪、鼻液、唾液、尿液以及呼出的空气等排除病毒,污染周围空气、饮水、食物、用具等。有些病犬临床恢复后,可长时间向外界排毒,成为疾病的传染来源。本病的发生流行具有明显的品种。年龄和季节性,离乳至一岁的犬,发病率最高,哺乳犬和老龄犬发病较少。纯种犬比当地土种犬易感性明显增高,养犬集中的城镇多发,乡村散养发病较少。就季节而言秋末夏初病犬明显增多,病后康复犬可获得终生免疫。
2 临床症状
多数病犬感染后首先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眼鼻流出水样分泌物,并常在1~2d内转变为粘性。脓性。此后可有2~3d的缓解期,病犬体温趋于正常,精神食欲有所好转,这时如果对病犬加强护理和抗感染等全身治疗,病犬有望痊愈,反之,就会发展为肺炎、肠炎、脑炎、肾炎和膀胱炎等全身性炎症症状。
2.1 肺炎型
以支气管肺炎和上呼吸炎症症状为主的病犬,鼻镜干裂,呼出气体恶臭,流脓性鼻液,重时将鼻孔堵塞,使病犬张口呼吸。眼发生脓性结膜炎,分泌出大量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将上下眼睑粘在一起,角膜发生溃疡。病犬发生先干性后湿性的咳嗽。
2.2 肠炎型
以消化道炎症症状为主的病犬,初期食欲减少或完全丧失,而后呕吐,排带粘液的稀便或干粪,严重时排高粱米汤样的血便。病犬迅速脱水、消瘦。
2.3 脑炎型
以神经系统为主的病犬,有些开始就出现,有些先表现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而后呈现神经症状。病犬轻则口唇、眼睑、局部抽动,重则流涎、空嚼、转圈、冲撞或口吐白沫,或牙关紧闭,倒地抽搐,呈癫痫样发作,发作次数由每天几次发展到十几次。也有的病犬仅表现为一肢、两肢或整个后肢抽搐麻痹、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2.4 皮炎型
以皮肤症状为主的病犬较少见,少数病犬在腹下或股内侧等皮肤薄,毛稀少的部位,出现米粒大至豆粒大小的痘样疹,初为水泡样,后因细菌感染而发展为脓性,最后干痂脱落,也有的病犬足垫先表现肿胀,最后表现过度增生、角化,出现硬足掌病。
3 病理变化
气管内积有泡沫状液体,肺淤血。充血,切面流出血性泡沫状物,心包积液,胃扩张积液。肠粘膜出血,肝肿大淤血,胆囊充盈。脾脏肿大,有出血斑。脑膜充血,脑室扩张,脑脊液增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扁桃体切面出血,胸腺缩小呈胶样浸润。
4 实验室诊断
由于该病的临床病型复杂多样,又常与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症状缺乏特征性,因此仅靠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材料,只能作出初步判断,最后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包涵体检查。
此法有很大的特异性,可作为本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具体方法是:刮取少量疑似犬瘟热病死犬的膀胱、肾盂、胆囊、胆管等组织粘膜置于载玻片上,然后滴加1~2滴生理盐水,研磨均匀摊成涂片。干燥后用甲醇固定3min,自然干燥后用苏木紫染色液加温染色20min,水洗后用0.1%的伊红水溶液染色5min,干燥后放在显微镜下检查,细胞核为淡蓝紫色,细胞浆为玫瑰色,包涵体呈红色,在胞浆内1~10个,呈圆形或椭圆形,偶有镰刀形贴附于细胞核上。
5 防治
5.1 预放
隔离病犬,防止健康犬进入疫区。幼犬出生后42d,即可注射犬五类疫苗,可预防犬瘟热等五种传染病,半月后再注射一次,以后每隔半年注射一次。
5.2 治疗
采取抗菌消炎补液等对症疗法。重症病犬大剂量,多次注射犬五联高免血清或球蛋白,呼吸道型病犬可注射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口服咳必清、甘草片等。消化道型病犬可适量补液、强心、抗菌、消炎、抗休克等中西医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