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论蛋鸡在冬季保持高产稳产的技术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0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97
随着寒冷的冬季逐步到来,广大蛋鸡养殖户因受饲养技术、保温防寒、日光照射、通风设施、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蛋鸡产蛋下降,经济效益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确保蛋鸡在严寒的冬季时期保持高产稳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应在饲养管理等诸多环节上采取以下有效技术措施。
1         冬季时期适时调整鸡群
蛋鸡产蛋率随龄期的增长每年大约递减12%~15%左右,从经济利润上考虑,产蛋母鸡利用年限大多数以450日~500日龄左右比较合适。因此,为便于蛋鸡饲养管理,保持较高的经济利益和生产水平,对于当年饲养的蛋鸡在开产前要将鸡群中的瘦弱病残、生长发育不良及有恶癖症的个别蛋鸡坚决淘汰。对完成一个产蛋周期继续利用的,在调整时应提前换羽的蛋鸡、必要时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对抱窝鸡、病态低产的蛋鸡,坚决淘汰,只保留健康高产蛋鸡。
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包括初产期、高产期及终产期的饲养管理。
1.1 初产鸡的饲养管理(150日~223日龄)
此阶段是蛋鸡饲养的关键时期,为保证高产,150日龄时驱虫一次。此期由于大部分蛋鸡由非产蛋状态突然转入产蛋状态,体内激素分泌不稳定,抵抗力下降,常出现产蛋畸形、带血蛋等现象,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有的鸡还会突然死亡。另外,由于产蛋率的直线上升,相应的饲料营养,包括蛋白质以及钙磷平衡都要及时达到高峰期的营养要求。
1.2 高产期的饲养管理(224日~363日龄)
此阶段是饲养蛋鸡效益最高的时期,关键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促高产、延长产蛋高产期、降低死亡淘汰率。具体饲养上要做到以下几个要求:
1.2.1 调整饲料
根据蛋鸡品种的要求,把饲料的蛋白质水平调到比要求水平降低5%,原因是在冬季时期适当增加能量饲料。
1.2.2 注意钙的补充及钙磷平衡
产蛋期钙的需要比生长期高3~4倍,高产期钙磷比例为6:1。
1.2.3 注意纤维素的含量
脂溶性维生素,易被氧化,更易缺乏,饲养时更应注意适量配比。
1.2.4 减少各种应激现象对蛋鸡群的影响
饲养饲料要稳定蛋鸡,尽量不打针驱虫,避免断料、断水、停电、停光,棚内温度太高或温度过低;室内有害气体含量超标等刺激因素,都会给蛋鸡群产蛋带来不利影响,降低经济效益。
1.2.5 添加剂的应用
在配合好的饲料内适量加入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饮水中加入卵管舒(3~5天),不仅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而且可以提高鸡蛋的重量与品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减少硫化氢及氨气的含量和棚内通风时间的长短与次数,使棚内温度相对平稳,改善鸡棚环境。
1.3 终产期的饲养管理
此阶段,产蛋率下降到80%以下,由于蛋鸡产蛋性能降低,对蛋白质的需求也相应降低,饲料中多余的能量变成脂肪,蛋鸡易过肥,所以在鸡产蛋率下降1周后要做好淘汰工作。要想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及时淘汰低产蛋鸡,使终产期有较好的平均产蛋率,一般保持在80%左右。
2         冬季时期及时调整日粮配方
冬季气温较低,蛋鸡为抵御寒冷而采食量增加,因此适时在日粮配制上要适量增加能量饲料,降低蛋白质饲料的比例,同时要满足蛋鸡对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增加饲养次数和饲养量。但日粮中饲料成分不要发生显著变化或质量问题,要慢慢逐渐地使鸡群适应,否则可引起产蛋量的变化。如日粮中原料的种类突然改变、饲料搅拌不均、饲料中有霉变物质、更换鱼粉或酵母粉、食盐含量偏高、石粉添加量偏高、将熟豆饼换成生豆饼、饲料中忘记加盐或超量等,都会降低蛋鸡的采食量,引起鸡群消化不良,造成产蛋量降低,影响经济利润。只有产蛋率正常,蛋鸡的体重不减轻,就能说明给料量和提供的营养标准符合蛋鸡的生理需求。             
冬季时期必须加强防寒措施
随着气温的逐步降低,必须加强鸡棚的保温措施,为防止寒气侵袭棚内鸡群,可在鸡棚北边的门窗上加盖塑料布封上,堵塞墙壁漏缝。有条件的可用火炉、火炕航道、地上火锅或电暖器等设施提高鸡棚温度,保证鸡群对温度的适宜性。因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为16℃~23℃,如果温度降低到13℃时,鸡群的产蛋量明显下降,降低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鸡棚的保温防寒措施。
判断鸡棚内的温度是否适宜,必须仔细观察鸡群的现状有无异常现象和使用干湿温度计予以测试。
鸡棚内温度过低时,鸡群发出“咕咕”的叫声,而且影响机体的抗病能力,易发生感冒下痢。
温度过热时,鸡群张翅张口喘息,发出“呼罗”的声音,影响正常代谢,食欲减退,也易引起感冒和感染呼吸道疾病。
温度适宜时,鸡群精神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
环境温度不宜过于潮湿,必须使用干湿温度计测量。按照蛋鸡生理技术标准达到所需要求,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50%~70%为宜,超过80%则会引起潮湿,必须通风去潮气,予以加温。
4   由于冬季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短,必须需要人工补充光照,延长光照时间
蛋鸡开产后,光照时间需保持在14~16小时,直止产蛋结束。因冬季自然光照时间短,所以必须适当延长人工补充光照时间,使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6~18小时。
产蛋鸡的22周龄产蛋率应为10%,24周龄时为30%,26周龄时为60%,28周龄时为85%,30周龄时为90%,可持续到32周龄(有条件的可达到93%~94%)。以后每周下降0.5%,一直到78周龄时为62%~63%,达到此水平要求鸡群健康、科学管理无误,其中光照作用是很重要的一环节。
蛋鸡的光照管理由22周~26周龄逐渐补到14小时,27周~30周龄,每周增加光照0.5小时,达到16小时。同时每周增加0.5%的蛋白质饲料。在这4周内还要特别注意饮水,饲料、光照强度和通风的条件适宜,才能获得较高的产蛋高峰,获得较好效益。           
光的强度,产蛋鸡每1平方米约为3瓦灯光,如灯高2米,每15平方米设一盏有明亮发光罩的40瓦灯泡就可以。
每天补光时间有早晨、晚上或早晚补光方法。对体弱、发育差、鸡龄小、体重轻的蛋鸡,可推迟一段时间再补充,否则易使鸡群早产、早衰,全年产蛋量减少,影响经济效益。
晴天午后,必须重视鸡棚内空气换气、加温,避免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超量,影响鸡的产蛋性能
养鸡专业户在冬季只重视鸡棚的密闭保温,而忽略了通风换气的重要性,使棚内氨气、硫化氢气体浓度过量,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因此,冬季加强鸡棚的通风加热,保温换气工作也非常重要。可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打开门窗适时通风,既要排除多余的棚内有害氨气、硫化氢气体、尘埃及空气中的微生物,又要维持棚内良好的卫生状况,既要保障鸡群正常的生理生活环境,又要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4℃以内。靠温差通风方式换气,使棚内污浊空气排出,换入外部空气有适当的新鲜感觉,不留死角。但要注意观察鸡群有无异常现象,这项工作很重要,必须做好做细。如有异常现象,及时采取措施。
5.1 通风方法
一般是每天中午气温高时定时打开前后墙上的窗门,让棚内外空气对流。有条件的可用电风扇、排风机通风,但必须适时加温,确保棚内温度适宜。
5.2 控制好棚内湿度
门窗定时开通使空气对流,可减少棚内湿度,可用煤渣混入硫磺(每10平方米混入5千克硫磺)作垫料,既可吸附有害气体,又使pH值小于7.0,会减少氨气的产生。
注意饮水器不溢水、不漏水,减少地面潮湿的机会,使棚内湿度不增加。
5.3 及时清除粪便
因它是有害气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及时清理。因粪便是球虫病流行的载体,稀鸡粪对棚内空气污染严重,特别是病鸡粪易被细菌产生有害气体,更是疾病的传染源。
5.4   在寒冷的冬季,可用如下方法净化鸡棚内的有害气体——氨气和硫化氢气体
5.4.1 根据文献记载和养鸡会员经验介绍可采用在鸡棚内地面上撒一层过磷酸钙,可减少空气中的氨气及硫化氢。这是因为磷肥呈酸性,与鸡粪中发出的呈碱性氨气结合生成磷酸铵盐,成为无味固体。方法是按每50只鸡活动地方均匀撒过磷酸钙350克,有效期6~7天。           
5.4.2 用中草药熏蒸。用艾叶、苍术、大青叶、大蒜秸杆等份适量,放在鸡棚内燃烧,既可抑制或杀灭细菌,又能改善鸡棚内污浊空气,熏蒸一次有效10天左右。
5.4.3 丝兰属植物具有贮存氨气能力,并在雨天释放氨气作为自身的养分。据资料报道:一些外国科学家近年来已进行在蛋鸡饲料中添加丝兰,上撒一层过磷酸钙,可减少空气中的氨气及硫化氢。在减少鸡棚内氨气含量高方面已取得了良好效果。
搞好卫生防疫
首先要做好免疫接种和驱虫工作,产蛋鸡在18周龄时进行注射新城疫I系疫苗,同时注射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症、禽流感油乳剂疫苗,用左旋咪唑驱虫,同时要搞好环境卫生,防止老鼠及闲杂人员等进入鸡棚,以免带入病源微生物。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应切实加强预防,可用百毒杀等消毒剂进行带鸡消毒,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预防性投药。注意观察鸡群健康状况,定期进行新城疫抗体监测,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鸡群健康。
尽量避免应激因素的影响
蛋鸡在产蛋期间对外界环境变化等因素比较敏感,一旦受到搬迁、饲料突变、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或过度、疫苗接种、惊吓等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应激反应,引起生理机能的改变,导致产蛋量下降或低产。因此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一切操作动作都要轻巧,不要发出异常的声响,象突然晃动的光影、动物在鸡棚内跑窜或捉鸡动作粗鲁,声响过大,饲养人员更换不同颜色的衣服或作业程序发生变动,如突然启动风机,接种疫苗或饲喂驱虫药物不当等造成的应激现象都会引起鸡群的产蛋量下降,而影响经济效益。
总之,当发现鸡群的产蛋量突然下降时,应尽快从环境、温度、饲养管理及疾病诊断等诸多方面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将损失减少至最低限度。同时,由于蛋鸡有一年之久,将会遇到许多问题,更需认真仔细。但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尤其是到了寒冷的冬季时期,关系到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各环节的工作,保持蛋鸡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