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高海拔地区土种鸡孵化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0-31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380
 要:笔者对高海拔地区土种鸡人工孵化技术进行反复探索,通过严格挑种蛋,改进孵化条件,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的最佳孵化条件,使土种鸡人工孵化率明显提高。说明在高海拔地区土种鸡孵化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海拔;土种鸡;孵化;技术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追求随之增强,当地品种土种白鸡(以下简称土种鸡)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提高高海拔地区土种鸡的人工孵化技术,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和满足大规模、工厂化饲养家禽的需要,有利于优良土种鸡的推广。笔者就高海拔地区土种鸡孵化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实验。现将相关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基本情况
青海省大通县地处青藏高原,海拔2280~4622m,年平均气温2.8℃,昼夜温差10℃,年降水量450~820mm,年平均日照数2605h,太阳辐射强。年内无霜期在100~120d左右,最长可达150d,绝对无霜期80d,属高原内陆性气候。地理位置在北纬36°43’~37°23’,东经100°51’~101°56’。大通县当地品种土种白鸡具有成活率高、易饲养、抗病能力强、耐高寒抗缺氧、肉质鲜美等特点。笔者对大通县种鸡场的孵化技术进行指导,于2006年3~5月在该场进行土种鸡孵化(使用青岛依爱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立体孵化机)试验。
种蛋选择、保存、消毒
孵化用的种蛋应来自健康、无病土种鸡群,保存期一般以产后一周内为合适,3~5d以内的最佳,超过两周则孵化率、雏鸡的品质将明显下降,孵化期也明显的延长。选择孵化的种蛋要求大小均匀,蛋壳质地细致,蛋壳过厚、多孔、太薄、沙皮、畸形、污染粪便的种蛋则不宜选用。保存温度不能过高和过低,以16~18℃为宜。在孵化前12h,对种蛋进行预温(逐渐提高保存室内温度达到23℃左右)很重要。要重视入孵前种蛋的浸泡消毒(将种蛋放入0.1%碘溶液或0.1~0.2%新洁尔灭溶液中浸泡0.5~1min,水温保持在40℃左右)和孵化设备的薰蒸消毒或喷雾消毒。
孵化必要条件
1 温度  
是鸡胚胎发育的首要条件,选择适合本地区环境条件下的最佳、最适宜的温度是提高孵化率的有效途径。在变温孵化时,根据胚胎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同,孵化分为三期:孵化前期(1~6天)胚胎物质代谢低,自身产生的体热较少,需要较高而稳定的孵化温度(38.3~39.3℃);孵化中期(7~13d)胚胎物质代谢逐渐增强,胚胎发育加快,此时温度应保持平稳(38.0℃);孵化后期(14~18d)胚胎自身产生热量增加,孵化温度应稍降低(37.5~37.8℃)。孵化期间温度掌握的原则为“前高、中平、后低”。在恒温孵化时,前中期保持在37.9~38.1℃,后期与变温孵化相同。注意孵化室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最为理想。
2 湿度 
是影响孵化的重要因素,孵化初期适当的湿度使胚胎受热良好,孵化后期有益于胚胎散热,啄壳前提高湿度,有利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挥作用,促使蛋壳的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使壳质变脆。湿度掌握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低”。即孵化前期胚胎形成羊水、尿囊液,相对湿度为60~65%;孵化中期胚胎排出羊水、尿囊液,相对湿度为50~55%;孵化后期为防止雏鸡绒毛与蛋壳粘连,相对湿度保持为65~74%,但湿度长时间超过75%以上则反而不利于鸡胚胎啄壳。在气候干燥高海拔地区,要重视孵化室内保持稳定的相对湿度(55~65%),尤其在孵化后期更为重要。
3 通风换气
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分。孵化初期,胚胎需要的氧气很少,胚胎通过酶的作用从蛋黄中获得氧气,而后利用气室内的空气,再后利用尿囊循环与蛋壳上的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胚龄越大,其氧气需要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也越大。孵化第1天至第21d,氧气的需要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100倍。在正常情况下, 孵化机内氧气含量为21%,二氧化碳为0.5%。若孵化器内氧气含量由21%下降1%,则孵化率下降5%。若孵化器内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时,每增加1%,孵化率下降15%。胚胎会出现畸形、体弱、大批死胚。高海拔地区缺氧,在实际孵化过程中要在保持最佳温湿度的前提下,加强通风换气,特别要注意孵化室与外界的通风换气,改变负压抽气方式为正压换气,禁止室内燃煤炉供暖的做法,尽量减少室内耗氧,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 翻蛋  
孵化前、中期翻蛋可避免胚胎与壳膜粘连,改变胚胎的位置,增强胚胎的运动,使胚蛋各部位均匀受热,有利于胚胎发育。一般每2h翻蛋一次,翻蛋角度达到90°(即在垂直中线位置上前倾45°或后倾45°)。孵化后期停止翻蛋。翻蛋时要确保翻蛋的角度和时间、次数。如需人工翻蛋,动作要轻、稳、慢。翻蛋到位后静置不动,直至下次翻蛋,种蛋若处于无规则的摆动中,孵化率反而会降低。
5 凉蛋 
早、晚定期打开机门查看蛋面温度,及时掌握胚胎发育情况和孵化机运行情况,还能排除胚胎代谢产生的污浊气体和多余的热量,更换孵化机内的空气,同时用较低的温度来刺激胚胎,促使其发育并逐渐增强对外界气温的适应能力。但要注意每次凉蛋时间不能过长,尤其是孵化初期。
结果
通过土种鸡在高海拔地区孵化对比实验结果说明,孵化技术具有提高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的重要作用,适于高海拔地区推广。孵化试验结果详见表1:
1             土种鸡孵化结果对照表                   单位:枚、只、%

组别
 间
总批次
总入孵量
 
无精蛋数
 
受精率
 
首照死胚
 
二照死胚
 
出雏总数
 
受孵率
 
健雏总数
 
健雏率
 
实验组
2003.3.5
4
4860
87
98.2
63
41
4181
87.6
4098
98.0
对照组
2003.3.5
4
4880
83
98.3
108
76
3794
79.1
3646
96.1

讨论与分析
码盘时种蛋大头一定要朝上,尽可能剔出裂纹蛋,轻拿慢放。
入孵第6d晚上进行首次照蛋,检查种蛋的受精情况和胚胎的发育程度,并及时将无精蛋、裂缝蛋、死胚蛋剔出,防止腐败,减少和对邻近蛋温度的影响。根据胚胎发育状况灵活调节温度,做到“看胎施温”。入孵第12d进行二次照蛋,主要查看胚胎的发育是否正常,尿囊“合拢”情况,剔出死胚。   
在两次照蛋期间室内温度一定要保持在25℃以上,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尤其是首次照蛋。在照蛋过程中配合进行“倒盘”十分重要,能弥补因孵化机内温度不均匀导致的发育不整齐的现象,保证胚胎均匀受热。注意防止碰破蛋壳。
入孵19d时从孵化机转入出雏机,落盘时动作一定要轻,防止碰撞造成蛋壳破裂。以水平位置放置,有条件时,可进行种蛋喷雾消毒(5%新洁尔灭原液加入50倍温水,配成1/1000溶液喷雾种蛋表面),有利于防止雏鸡脐部感染[3]。落盘期间室内温度必须保持在25℃以上。
啄壳出雏期间不要经常打开机门,以免降低机内温湿度而影响雏鸡啄壳和出壳后鸡的品质。每次捡雏后及时要做好升温保湿工作,保持正常孵化和出雏。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