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策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0-07  来源:今日畜牧兽医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23
  1发病情况
  本病主要感染幼鸭,以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染。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阴雨潮湿季节多发。据观察,本病易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致使死亡率增高。目前是雨季频发季节,希望广大饲养户做好预防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
  2临床表现
  急性病例出现突然死亡,看不到明显的症状。慢性病例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或少食,不愿下水,闭目嗜睡,行走不稳,明显表现咳嗽、打喷嚏,眼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常使眼周围羽毛黏连,形成“眼圈”,鼻孔流出浆液或黏液,分泌物干后常堵塞鼻孔,表现出呼吸困难;排出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稀粪,气味很臭。伏卧于地时头向上向后呈痉挛性点头运动,有的前仰后翻,有的鸣叫,翻倒后仰卧不易翻转,有的头颈弯曲呈90°左右转圈,死前出现痉孪、摇头或点头等神经症状。
  3剖解变化
  急性病例心包液增多,心外膜表面覆有呈淡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
  慢性病例心脏被淡黄色的纤维样物所包裹。肝呈土黄色或棕红色,肿大质脆,胆囊肿大。有的病例气囊膜浑浊或增厚,气囊上覆有纤维素性膜。肌胃实质部剖面有出血,有的角质易剥离。
  4实验室诊断
  无菌采取病鸭的心血、肝脏做涂片,瑞氏染色后镜检能见两端浓染的小杆菌,并同时将心血、肝、脑等病料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上,在含10%二氧化碳的环境中,37℃中培养24小时观察,可见平板上生成表面光滑、稍突起、直径约1毫米的圆形小菌落;接种在普通琼脂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在血琼脂上不产生溶血。 
  5预防措施
  5.1加强饲养管理  采取合理的饲养密度,保证有足够大的运动场和活动水体,运动场必须松软平整,防止体外伤,保持鸭群活动水域的清洁卫生,定期对料槽和运动场进行消毒,对于严重污染的水体要换水。
  育雏要特别注意减少应激因素和环境的卫生条件,保持干燥通风,防止密度过大。地面育雏要勤换垫草,用具、饮水器、料槽等要定期清洗消毒。要注意气候和环境温度的变化,防止曝晒、雨淋及饲料中的营养不足等。
  5.2免疫接种  首免3~5日龄(没下水前),皮下接种0.25~0.5毫升/只大肠杆菌、默里氏杆菌两联苗;二免15~20日龄,皮下接种0.5~1毫升/只大肠杆菌、默里氏杆菌两联苗。
  5.3药物预防  当鸭群受到应激或有发病势头时,可在饮水中加入浆膜速治(50克/瓶)(主要成分:10%氟苯尼考粉)+VC原粉,给鸭群饮用,每日2次,连用3~5天,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6治疗方法
  6.1浆膜速治(50克/瓶)(主要成分:10%氟苯尼考粉)混饲每150千克饲料加入本品50克或混饮本品50克对水300千克,连用4天。或者使用金氟(主要成分5%氟苯尼考)口服液,混饮每100千克水加本品100毫升,连用4天,个别严重的病例可以按每千克体重0.5毫升注射给药。
  7小结
  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1~8周龄的鸭易感,过冷过热、恶劣的饲养环境等因素都能造成此病的发生,是目前养鸭业最重要和难控制的疾病,药物防治和做好免疫工作是控制鸭浆膜炎病与死亡的重要措施,此外还应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做好消毒工作等。
(张向华,崔彩霞  1. 邯郸市涉县农牧局,河北邯郸056400;2.河北征宇制药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1431)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