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对山东北部地区(包括德州、潍坊、青岛、烟台等)肉鸡养殖集团自养鸡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本次地方流行病的发病率达29%以上,病死率达93%;从病死鸡中分离出的细菌,通过菌体形态、染色特性、生化试验等系统鉴定,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表明,该地区流行的大肠杆菌病均呈现多重耐药性。选用高敏的硫酸丁胺卡钠霉素或氟苯尼考治疗并采取综合性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发病情况
山东北部地区,主要在德州、潍坊、青岛、烟台等地肉鸡养殖集团养殖的肉仔鸡中发病,每个养殖场养殖量在30000~100000羽不等,发病率29.4%,病死率93.2%,30日龄后发病严重,鸡群全部按正规程序免疫。发病后,曾用硫酸安普霉素、盐酸林可霉素饮水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1.2临床症状
鸡群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羽毛松乱,离群呆立;粪便呈黄绿色,灰白色水样;气管啰音。
1.3病理变化
肝肿大、出血,表面有一层纤维素性渗出物,气囊炎、心包炎;肠道广泛性出血;气管环轻微出血;脾、肾肿大,出血。
2 实验室检查
分离培养与镜检:13个鸡场28只疑似病死鸡的病料于麦康凯培养基上均长出中等大小的粉红色光滑菌落,在普通营养琼脂上长出中等大小的光滑菌落;对麦康凯上的典型菌落抹片、染色、镜检,均可见革兰氏阴性中等大杆菌,符合大肠杆菌特征。
生化试验结果:纯培养物可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产气;对蔗糖不发酵,VP、H2S实验阴性,MR阳性。28只病死鸡试验结果均符合大肠杆菌特征。
药敏试验结果:疑似大肠杆菌的13个鸡场的28只病死鸡表现出相似的药物敏感性,对硫酸丁胺卡钠霉素、氟苯尼考敏感,对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粘杆菌素等耐药。
3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大肠杆菌病。
4 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临床发病情况采用硫酸丁胺卡钠霉素(10毫克/千克体重)或氟苯尼考(15毫克/千克体重)配合黄芪多糖注射液(1.0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2日,同时配合鸡鸭全营养全天饮水,加强饲养管理,调整饲养密度,连续用药1疗程,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