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 » 正文

野猪饲养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9-28  来源:云南科技报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70
特种野猪是利用野生猪种驯养后通过专家进行杂交改良,克服了其原有的野性,使其既有家猪的温驯和优良种猪生长快,肉料报酬高的优点,又保持了野猪原有野味、抗疾病管理粗放的特点。

  野猪的生态习性被毛粗而稀,一般为灰黑或灰黄,成年母猪体重100~150千克,群居性强,容易合群。

  野猪的适应性能特种野猪经驯养后的后代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能很快地适应圈养。每头特种种野猪圈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设运动场3~4平方米,墙高不低于1.6米。特种野猪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强,在注射猪瘟、丹毒、肺疫和五号病等疫苗后安全有效,但特种野猪对药物的繁感性较强,宜以安全剂量为佳,应少量多次使用。特种野猪各类食物都要吃,特别喜食青绿多汁饲料,其饲料可以以薯类、青菜为主。

  野猪的繁殖母猪初情期为五月龄左右,但初情不明显,一般六月龄可试配。方法是将公猪赶入母猪圈1~2天。一般夜间交配较多,20天后观察母猪是否再发情,如无动情,则说明配上了,特种野猪情期受胎率可达95%以上。

  野猪的杂交因纯种野猪繁殖力偏低,仔猪生长较慢,成猪后躯臀部不够丰满等缺点,必须采用导入优良家猪血统来弥补。不少特种动物养殖户经几年摸索,成功地将野猪改良为特种野猪,既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有野味的优点,又克服了野母猪仅在春季发情和人工饲养下不易管理的缺点,使特种野猪又温驯,又高产,平均产仔数可达13头以上,育成率达97%。60日龄离群日增重达290克。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