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学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17  来源:《养殖技术顾问》  作者:浩天  浏览次数:183
    母猪的繁殖性能受遗传、营养、环境、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营养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母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采取一些简单的营养学方法,往往会显著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1、妊娠早期合理的营养水平。母猪配种后不宜马上提高其营养水平,妊娠早期饲养水平过高会使胚胎存活率下降5%,其中配种后的1~3天特别重要。
    2、注射维生素A或β-胡罗卜素。在断奶时、配种当天和配种后7天内给母猪注射200mgβ-胡罗卜素或5万单位维生素A棕榈酸盐,可显著增加初生仔猪的存活率。但增加饲料中维生素A的含量并不能获得同注射相同的效果。
    3、补饲叶酸。在母猪日粮中补加叶酸对窝产仔数和初生仔猪存活数有显著作用,特别是饲料中叶酸含量低时效果更明显。据试验,在每吨日粮中补加1g叶酸,母猪的产仔总数和存活仔数分别提高了9.19%、9.43%。
    4、补饲甲基吡啶铬。日粮中添加甲基吡啶铬可引起母猪的繁殖反应。据报道,每吨饲料中添加0.2g铬可使头胎母猪产仔总数和存活仔数分别提高22.92%、25.84%。
    5、保证泌乳期采食量。母猪在泌乳期采食不足会造成繁殖力下降、产后发情及断奶时间延长和下胎窝产仔数降低。这在头胎母猪中较为普遍,引起二胎母猪繁殖性能低下。妊娠期过饲常常会引起泌乳期采食量降低。因此,养殖者既要注意在母猪的泌乳期供应充足的饲料日粮,也要注意在妊娠期不要让母猪采食过量。
    6、满足哺乳母猪的赖氨酸和缬氨酸需要。在泌乳母猪日粮中供给充足的赖氨酸和蛋白质大有益处,可减少母猪体重下降,提高仔猪存活率和窝重。因为第1、第2胎母猪食欲较差,而且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此时母猪日粮赖氨酸含量应为1.2~1.3%,以后各胎次为0.95%。此外,泌乳母猪日粮中缬氨酸含量常常不足,日粮中的缬氨酸与赖氨酸之比应达到1:1.28。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