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母猪受胎率低的原因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9-10  来源:《东北饲料信息》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79
夏秋之交,天气热、湿度大,母猪的受胎率明显不如其他季节高,产仔数量减少,弱胎死胎增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母猪在这个季节受胎率低呢?笔者分析认为有以下4方面原因。

  1、营养性原因

  ①气温高,母猪散热困难,采食量减少,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出现不规律的发情和排卵,影响配种和受孕,出现死胎和弱胎。

  ②高温季节饲料中维生素稳定性差,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A、E在环境温度超过30℃时失效更快,而这些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繁殖活动最基本最有效的维生素,由于失效而导致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或不足,是导致受胎率低、胚胎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③青绿饲料缺乏或不足,不仅不能补充维生素的不足,还会造成公母猪便秘,影响采食量和正常的繁殖活动。

  2、环境温度高

  公猪精液的活力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环境温度越高,精液活力越低。夏季猪舍温度多在38~40℃,甚至更高。公猪性欲下降,精液稀薄,死精弱精增多,活力明显下降,是夏季母猪受胎率低的最直接原因。

  3、运动不足

  现阶段多数规模化养猪场种猪的运动量都不够充分,特别是使用限位栏(定位栏)的猪场,运动更少,母猪出现后肢乏力影响配种;公猪运动过少,精液活力下降,直接影响受胎率。这也是农村散养的公母猪无论什么季节受胎率都高的原因所在。

  4、公猪的使用

  气温过高,湿度过大,公猪热应激明显。有的猪场在白天配种,对公猪损伤较大,久而久之,公猪性机能下降,加之疾病的流行,导致部分公猪短期内不能使用,从而加大其它公猪的使用频率,公猪使用过频,精液品质必然下降,受胎率也受到影响。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