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的粪便在正常时有一定的形状,比较干燥,而且表面有一层较薄的白色物质,很多禽由于肠道炎症可引起腹泻。
(一)粪便稀薄 平常的粪便稀薄与饮水量的多少有关。在炎热的夏季,由于饮水增多,粪便可能比平常时略稀,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粪便稀薄如水,则表明有急性肠炎,是由于肠运动加快,吸收减弱,进人肠道的水分来不及被吸收,加之肠粘膜分泌增多,导致水分从肠道排出增多、加快。
由于肾脏疾患,造成本应从肾脏排出的水分经肠道排出,也可引起腹泻。禽副伤寒、传染性法氏囊病、食盐中毒、急性禽霍乱等病均有剧烈腹泻症状,往往是肾脏受到侵害所致。腹泻还可以表现在肛门周围的羽毛上沾有粪便。
(二)粪便颜色改变 粪便颜色的改变主要是由于胆汁、血液、尿酸盐及其他物质的混人所致。凡能引起十二指肠粘膜损伤的疾病均可产生绿色粪便,这是因为损伤了十二指肠粘膜导致胆汁大量排人肠道,绿色一般就是胆汁的颜色。新城疫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症状是排绿色粪便,但这并不是新城疫所特有。
有时粪便内混有血液而呈血样,但其颜色随出血部位、出血量不同而异。急性盲肠球虫病,由于出血部位距离泄殖腔较近,粪便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但这并不表明病情严重;急性小肠球虫病时,由于出血部位靠前,粪便中血液呈黑色或酱油色;慢性小肠球虫病,粪便可能呈煮熟的胡萝卜色。
白色粪便可见于多种疾病,其发生机制也不尽相同。白色粪便的白色层主要为尿酸盐,当体内发生尿酸盐代谢障碍时,大量尿酸盐急速从肠道排出体外,产生白色粪便。鸡白痢是白色粪便的代表,粪便中白色物质的组成主要是盲肠、直肠内的炎性分泌物,该病主要发生于雏鸡,有时粪便可将肛门堵塞而引起死亡。白色粪便还见于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痛风等疾病。
粪便内含有破裂蛋、软壳蛋等异常物质,主要见于传染性法氏囊病、产蛋下降综合征等。
(三)粪便中残留饲料的消化程度 当发生吸收不良综合症时,可见到未消化的谷物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