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大肠杆菌病并发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7-08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71
  江苏淮北地区某农场养鸡专业户饲养的肉鸡群于15日龄时,突然暴发一种以呼吸困难、腹泻为主症,剖解变化主要以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约为80%,死亡率高达50%。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发病症状与剖检特征  15日龄时病鸡采食量突然下降,多数鸡呼吸困难,精神委顿,缩脖闭目,羽毛松乱,排稀粪,呈灰白色、黄绿色,部分病鸡腹部膨胀,触之有波动感,有的病鸡眼睑肿胀。部分病鸡有摇头、弯颈等神经症状。多数剖检鸡只可见气囊增厚、混浊,呈黄白色。心包膜增厚,心包表面及心包液中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表面被覆一层纤维蛋白膜包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有的鸡只腹腔内有大量积水,内有纤维蛋白凝块。肾肿大,呈槟榔状,有不同程度尿酸盐沉积。部分病鸡肌胃里充满绿色胆汁,腺胃乳头有散在针点状出血。部分病鸡泄殖腔出血,十二指肠、盲肠段存在散在出血点。

  1.2 培养基 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尿素、硫化氢、蛋白胨和麦康凯培养基等生化发酵培养基购自上海医学化验所;柠檬酸盐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明胶培养基和血清型鉴定所用LB培养基参照文献配置。

  1.3 药敏试纸和大肠杆菌单因子血清 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4 SPF种蛋和SPF鸡 购自山东家禽研究所。

  1.5 新城疫和禽流感阳性血清 由扬州大学农业部畜禽传染病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提供。

  1.6 细菌分离 无菌采取病鸡心包液、肝组织、胸膜、心血、气囊积液等病料,划线接种于麦康凯平板,37℃培养20 h;挑取单个典型菌落进行纯培养,备用。

  1.7 细菌鉴定 

  (1)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参照文献的方法进行,然后进行形态学观察。
   (2)生化试验:按文献对所分离纯培养的细菌进行生化指标测定。

  (3)血清型鉴定:参照文献的方法,取被检细菌纯培养物用生理盐水离心洗涤两次,稀释成被检抗原,处理后用标准“O”抗原单因子血清作玻片凝集反应检定O抗原类型。

  (4)药敏试验:参照文献的方法进行。

  (5)致病性测定:参照文献的方法,按0.1 mL/羽(108/ml),接种8只SPF鸡,每天观察鸡只死亡和病变情况,根据文献的方法判定分离株的致病性。

  1.8 病毒分离与毒力测定〓无菌采集病鸡心、肝、脾、肺、肾、法氏囊和脑等组织,研磨后,冻融3次后,按每样接种3枚SPF鸡胚,37℃孵育。血清学鉴定的具体方法参考文献进行。

  2 结果

  2.1 细菌分离鉴定 (1)接种样品在麦康凯选择性培养基上长出典型的大肠杆菌红色菌落。(2)染色镜检发现所分离的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的杆菌。(3)从生化试验的结果来看,与标准型菌株相比,部分糖、酶和氨基酸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在其他常规的生化反应基本相同。

  2.2  血清型鉴定 不同鸡只的脏器细菌分离株都为O115。 

  2.3 药敏试验 用常规药敏纸片法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氯霉素、庆大霉素、菌必克高敏;对卡那霉素、硫酸粘杆菌素中敏;而对红霉素、痢菌净、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则不敏感。而丁胺卡那霉素、先锋霉素、新霉素,对此致病性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性。相同血清型的野毒株和标准株在药敏性上都有一定的差异。

  2.4 细菌致病性试验 接种鸡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喘气,垂翅,拉稀等特征;病死鸡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上存在多量干酪样渗出物。接种后死亡3只,为中等致病力细菌株。

  2.5 病毒分离与毒力测定鉴定  研磨病料接种的SPF鸡胚于接种后36h全部死亡,死亡鸡胚全身出血,头部尤为严重。死亡鸡胚尿囊液具有凝集鸡红细胞的特性,血凝价为8log2。按着参考文献的方法,用新城疫、H5和H9阳性血清做血凝抑制试验(HI),同时设立相应的阳性抗原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死亡鸡胚尿囊液的血凝特性能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H5和H9禽流感阳性血清所抑制,说明死亡鸡胚尿囊液中含有新城疫病毒。然后对该病毒的致病特性进行了测定,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为48h,IVPI指数为3.0。

  3 防治与讨论 

  根据诊断结果,对全鸡群采用丁胺卡那霉素饮水,同时采用新城疫油苗进行紧急接种,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虽然通过采取果断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该场的疫情发生,值得我们思考。该场采用的免疫程序如下:3日龄接种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英特威);7日龄接种新城疫、法氏囊和禽流感(H5)油苗。相对来讲,其免疫程序对肉鸡还是可以的,但偏偏就发生鸡瘟。初步分析原因有三:(1)3日龄免疫的二联苗,常温运输,导致免疫效果不确实。(2)7日龄接种新城疫、法氏囊和禽流感油苗系黑市疫苗,疫苗质量存在问题,导致免疫失败。(3)环境污染严重,病死鸡到处乱扔,饲养场吃病死鸡的狼犬在鸡场到处乱串,导致疾病迅速传播且很难根除。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要想有效控制该类型疾病的发生,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方能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1)饲养场必须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杜绝外来疾病的入侵。(2)疫苗的质量、运输过程的管理以及合理的使用方法才能保证疫苗免疫的使用效果。(3)科学的饲养管理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鸡群抵抗疾病的根本保证。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