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水产 » 正文

高效养虾经验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6-1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315
1.清搪。虾池每年都要排干池水,清除淤泥,铲除杂草,修补池埂,整理进、排水系。虾池经冰冻或暴晒30-40天,至池底表面干硬龟裂,这是日后减少病害的重要措施。放苗前2周,先少量注水,每 667平方米用100千克生石灰溶化后均匀泼洒池底,井使用人工方法在池底泥中耙一遍,隔数日进水盖过垒部池底,每667平方米用2千克二氧化氯和浸泡的50千克茄籽饼全池泼泅,2—3天后放掉消毒水,晒池3-5天,再经过滤注入新水。

  2.选苗。虾苗要求淡化时间充足,规格在1,5厘米左右c,虾苗事先在池塘一角搭建的塑料大棚中暂养,进行二次淡化和精心饲养20天后逐步放人大塘。

  3.调水。养殖期间适当补水和施肥,保持水有一定的肥度,调节水中藻类组成,使绿藻或硅藻成为优势种群,并形成一定的数量,每 7—10天用水质分析仪测1次溶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指标,如某—个指标不适,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虾苗放养1个月后,用微生物制剂,10—15天1次,解除池中有害物质,养殖两个月后注重改良底质,如使用底质改良剂、开动增氧增氧等。

  4.喂料。投喂应坚持多餐少食的原则,每次投喂吃完时间为40— 60分钟,早上少投,下午多投,晚上不投,雨天少投或不投,发病时少投或不投。每周辅助投喂1—2次鲜活饵料(小杂鱼、螺、蚌、蚬肉等)。并经常周期性地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虾多维等增强其抗病和抗应激能力。

  5.防病,养殖期间要坚持早、晚巡塘检查,观察虾池水环境变化、摄食及对虾活动情况,检查是否有虾病发生,还要了解养殖区附近及周边虾病发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生长期间每隔15-20天使用1次澳氯海因全池拔洒消毒。

  6.适销。可采取虾苗二次淡化暂养的方式,投放虾苗比其他养殖户提早20天以上,在常规养殖南美白对虾尚未上市时,用地龙网捕符合规格的虾销售,错开了市场高峰,虾价每千克高出8元以上,一般前期捕虾量为在塘虾总产量的 30%左右,降低密度又有利于提高池虾的规格。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