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鹅群放牧\"十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4-15  来源:河南畜牧兽医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83
鹅是草食性水禽,一般采取放牧为主,适当补喂精料的饲养方法。在鹅群放牧时,应注意以下10点:
    1.防止传染病。严禁到疫区放牧,若发现牧地有疫情,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2.防止中毒。不到有工业污水的沟渠及有毒草地去放牧。喷过农药、施过化肥的草地、果园、农田,要在15天以后才能放牧。
    3.防止潮湿。鹅虽然喜欢戏水,但放牧中途休息的场地要求干燥凉爽,尤其是50日龄以内的雏鹅,更要注意防潮湿。
    4.防止雨淋。40~50日龄的中雏鹅,羽毛尚未长全,抗病力较差,一旦被雨水淋湿,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其它疾病。
    5.防止追赶鹅群。鹅行走较缓慢,尤其是雏鹅最怕追赶,故在放牧过程中,切勿猛追猛赶。
    6.防止惊群。鹅生性胆小、怕惊,放牧时要远离公路、铁路,以防汽车、火车等鸣笛声使鹅惊群。
    7.防暑。夏季天气炎热,放牧时,应有通风良好、阴凉的地方供鹅群休息,切勿在烈日下放牧鹅,若近处有水面,中午可将鹅群赶入水面休息,以防中暑。
    8.防兽害。雏鹅和中鹅缺乏自卫能力,应注意防止野兽侵害鹅群。
    9.防止丢失。放牧前、放牧过程中和返回场舍时,都要注意清点鹅群,以防鹅丢失。
    10.防止鹅群体力消耗过大。从场舍到饮水处和牧地,放牧路程应控制在500m以内。在放牧过程中,边放牧边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利于鹅的生长发育。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