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苗鹅继发感染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3-01  来源:四川畜牧兽医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93
  1、临床症状

  鹅群扎堆,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拉黄色或白色的石灰样稀粪,死前角弓反张,尖锐鸣叫。

  2、剖检变化

  病鹅心包积液,心冠脂肪有出血点。肝脏呈灰黄色,有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包裹,并有带状出血斑。气囊混浊。肠壁粘连,有炎性分泌物充斥其间,如“烂肠”样。十二指肠出血。肠壁肥厚,切面外翻。肠黏膜脱落。回盲淋巴结肿大、出血。
 
  3、实验室诊断

  3.1涂片镜检。取病鹅肝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少许两端钝圆的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3.2细菌分离培养。取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h,见灰白色菌落生长。转接种麦康凯培养基,37℃培养24 h,小菌落呈红色。镜检结果:病鹅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感染。

  3.3生化试验。该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甘露醇,产酸产气。靛基质、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该菌不分解尿素、不产生硫化氢,硝酸盐试验呈阴性。据此确定病菌为大肠杆菌。

  3.4致病实验。取24h肉汤培养物,按0.5mL/只,腹腔接种5只小白鼠,接种2d后小白鼠陆续死亡。剖检变化:其心冠脂肪、肾表面有少许针尖状出血点。

  3.5药敏试验。分离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高敏;对丁胺卡那中敏;对青霉素,链霉素低敏。

  4、治疗

  4.1捡出死鹅予以掩埋。隔离病鹅,单独饲养。

  4.2及时清除粪便,改善通风条件。对被污染的育雏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屋顶、墙壁、地面可用百毒杀喷洒,饮水器、料桶用消毒王稀释液浸泡。

  4.3恩诺沙星连用3d~4d。庆大霉素,1万单位/kg ,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

  4.4电解多维和小苏打混合饮水,连用3d-4d。

  5、讨论

  5.1应选健康强壮的鹅做苗鹅。弱雏抗应激力差,选苗时应剔除。捉鹅动作要轻盈灵活,不可让鹅群过度恐慌骚乱。

  5.2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风、雨、寒。运输时车辆保持匀速行驶,避免剧烈颠簸。如路途较远,中途应停车“翻篮”,让苗鹅得到休息。

  5.3圈舍门窗要适时开关,既要保持通风顺畅又要避免舍内温度骤升骤降。冬天防贼风侵袭,夏天防雷电惊吓。

  5.4更换饲料要逐渐过渡。饲喂时间要固定,并保证充足的饮水。

  5.5饲养密度应合理。一般1~7日龄,25只/m2, 7-14日龄,20只/m2。

  5.6注射疫苗不可超量。用具要保持洁净。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