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奶牛繁殖障碍及处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2-2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45

  奶牛出现繁殖障碍要及时地科学分析其原因。如母牛发情间隔不到17天或超过24天以上者,年龄已过14月未发情或产后60天不发情者,输精三次情期未孕牛,产后非季节原因而有5个月未孕牛,或者未孕而又长期不发情的牛只等,都要及时地科学地分析原因,采取对症措施:

  1、营养失调。母牛的营养状况对其繁殖力的影响十分密切。一般奶牛场都有不同阶段饲料配合,按饲养标准供应日粮,但在实践中往往存在干奶期间的母牛膘情过肥,产后牛或泌乳高峰期的母牛膘情又过瘦,其原因都是营养失衡,因此要在牛的每一个饲养阶段进行体况评分,如按五级评分制,干奶期母牛的膘情要维持在3.5-3.75,泌乳高峰期的母牛要维持在3-3.5之间。

  2、热应激影响。当气温上升到26℃时,奶牛个体散热受阻,对泌乳和繁殖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高温阶段要做好牛舍通风排气和用自来水喷雾降温措施,缓解热应激的影响。

  3、围产期感染。做好母牛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对预防早产、死胎、母牛产前产后感染而诱发的母牛繁殖障碍和不孕症具有重要作用。实践中,往往发现有因接产手臂消毒不严而引起的产前感染,产后因子宫复归迟缓恶露腐败、胎衣不下而继发的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而延长产后受孕时间或造成不孕症,甚至引起全身败血症而造成母牛死亡。

  必须着重强调一下的是,对于繁殖障碍牛只只有正确诊断,必要时结合血液内分泌诊断,才能正确地使用生殖激素或药物治疗,不可盲目乱用生殖激素。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