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鹅副粘病毒病的防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2-21  来源:畜牧兽医在线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12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传染病。近些年我们通过对黑龙江省泰康县、双城市等地区的市场调查和门诊统计发现,鹅副粘病毒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危害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1、流行病学

  本病各种日龄的鹅均有易感性,但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发病最小日龄仅为3日龄,最大300余日龄。发病率为16%~32%,其中15日龄以内雏鹅的发病和死亡率可达100%。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2、临床症状
 
  病鹅初期排灰白色稀粪,病情加重后粪便呈水样,带有暗红、黄绿或墨绿色。精神委靡,蹲地少动,有的单脚时时提起,少食或不食,但饮水量增加。病鹅行动无力,浮在水面时随水流飘荡。病的后期表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10日龄左右病鹅有甩头、咳嗽等症状。不死的雏鹅,一般发病后6~7天开始好转,9~10天康复。

  3、剖检变化

  从食道末端至泄殖腔的整个消化道黏膜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和坏死等病变。肠黏膜纤维性坏死。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黏膜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大小不一,淡黄色或灰白色的纤维素性结痂,剥离后呈现出血或溃疡面;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盲肠黏膜出血或有纤维素性结痂;肝脏肿大,瘀血,质地较硬,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脾脏肿大,瘀血,有芝麻大或绿豆大的坏死灶;胰脏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脑充血、瘀血;心肌变性;气管环出血,整个肺脏出血,肺部有针尖或粟粒大甚至黄豆粒大的淡黄色结节。

  4、防制

  由于本病是近些年新发现的一种鹅传染病,当雏鹅发病后常被误诊为小鹅瘟,应用各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抗小鹅瘟血清预防和治疗均无效。因此,严格的防疫和消毒制度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同时还要作好鉴别诊断。

  产蛋前2星期对种鹅进行一次灭活疫苗注射,使鹅群产蛋期具有免疫力。当雏鹅15~20日龄时分别进行灭活疫苗接种。

  对发病鹅做好紧急隔离工作,首先对健康鹅免疫注射鹅副粘病毒的高免血清,然后再免疫假定健康鹅,同时适当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继发感染。

  加强消毒,同时鹅群必须与鸡群分开饲养,不准混养,避免相互传染。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