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中药治疗牛呕吐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2-20  来源:齐鲁牧业报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054
  「病例1」 

  主述 一犊牛半月前将要断奶时,因感冒引起肺炎,体温达42℃左右,经治疗痊愈。过5-6d后突然呕吐,先吐白沫及少量草团,而后逐渐吐出大量的草及胃液,食欲正常,每次吃后必吐,几乎全部吐空,而且看不到排粪,用健胃药、消炎药及姜酊、大黄酊类药物,呕吐照常,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无效。 

  检查 该牛倦怠无力,卧多立少,不时寒颤,耳尖发凉,体温38.7℃,脉搏85次/min,毛焦体瘦,舌色白,瘤胃蠕动1-2次/2min,肠音很弱,精神不振,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胃液及未嚼碎的草团和草渣,每次呕吐量达一脸盆。呕吐物ph值为9,吐后稍停,喂饲即食,但量减少,触诊食道、咽喉及检查口腔,未发现异常。诊断为中气不足、脾失运化、胃不受纳而引起呕吐。 

  治疗 以降逆止吐,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为治疗原则。方用茴香散:宫桂30g,厚朴、陈皮、苍术、白术、藿香、干姜各25g,青皮、小茴香、茯苓、香附、枳壳各20g,甘草、升麻、木通、五味子各15g,共研末开水冲泡,候温一次灌服。用药后呕吐次数减少,精神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剂后痊愈,后随诊追访,再未出现呕吐症状。 

  「病例2」 

  主述 一黄牛四胎,产后90d左右发病。该牛自入冬后一直没补盐,饮冷水较少、产后补温水,且饮量较多。自产后50多天时,发现每天早晨该牛槽头前有一堆反刍出的草团及胃液,打消炎针和口服磺胺脒片不见好转,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该牛呕吐物逐渐增多,病牛卧多立少,毛焦,渐渐消瘦,鼻骨和下颌肿胀。 

  治疗 先用茴香散方,当服用3剂后该牛呕吐虽有减轻,但浮肿仍未减轻,也未痊愈。为此又开了草果安胃散,主方草果、陈皮、茯苓各45g,干姜、半夏、丁香、木通各30g,共为末,腹胀难消者加神曲60g,三棱30g、砂仁4g.病久上盛下虚、鼻浮面肿、四肢疼痛用主方加附子30g、小茴香45g、五味子45g、龙骨60g、生牡蛎60g.如胃气上逆者主方加代赭石60g、旋覆花30g、瓜蒌仁45g.灌服,1剂/d,连用3剂。同时下颌肿胀并局部发热的牛只用三棱针局部点刺,涂上5%碘酊,并用普鲁卡因西林油剂进行周围封闭,该畜痊愈。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