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小鹅瘟怎样预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2-13  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60
  小鹅瘟是雏鹅和番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近年来,l月龄以上鹅发病的病例增多。本病的流行呈一定的周期性,在大流行的年份,患病雏鹅和雏番鸭的死亡率高达95%以上。发病雏鹅以及带毒种鹅和所产的带毒种蛋都成为本病的传染来源。自然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被污染的用具、饲料、场地、孵坊及运输工具等都可使本病传播蔓延。

  小鹅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20℃能存活2年以上,普通消毒剂对病毒没有杀灭作用。

  1、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5天。7日龄以内的雏鹅和雏番鸭感染后,往往无前驱症状即突然死亡。较大的鹅和番鸭发病后表现精神萎顿,缩头蹲伏,离群独处,步行艰难,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排出黄白色水样的混有气泡的稀粪。鼻分泌液增多,病鹅摇头,口角有液体甩出。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颈部扭曲,全身抽搐或发生瘫痪。一般病禽的日龄越大,病程越长,症状越轻,死亡率也较低。

  2、病变

  病禽泄殖腔扩张,附近羽毛被稀粪污染。口腔和鼻腔中有棕褐色液体流出。特征性病变是小肠的中段和下段,尤其是回盲部和肠段极度膨大,肠腔内充塞灰白色或淡黄色凝固物,形如香肠,往往使肠完全堵塞。部分病禽的小肠内虽无典型的凝固物,但肠粘膜充血发红,表现为急性卡他性肠炎。肝脏肿大,脾脏和胰腺充血,偶有灰白色坏死点。

  3、防治

  种蛋和孵化器具要严格清洗消毒,刚孵出的雏禽不要与新收进的种蛋或成年鹅和番鸭接触,以防传染。加强饲养管理可减少病禽死亡。

  在本病常发地区,可采取以下免疫防治措施:

  (1)疫苗预防接种:种鹅和种番鸭在产蛋前半个月可用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以便使其子代在一定时间内对本病具有抵抗力。我国已研制成小鹅瘟弱毒冻干疫苗和小鹅瘟鸭胚化GD弱毒疫苗等,可供免疫接种。

  (2)免疫血清治疗:母鹅在隔离条件下经用种毒(弱毒或强毒)多次免疫后,取其血液分离血清,每只雏鹅或雏番鸭皮下注射0.5毫升,或注射全血0.8毫升,对发病初期的病鹅有良好治疗效果。也可采用同样方法免疫山羊,制备羊抗小鹅瘟高免血清,亦可用于小鹅瘟的防治。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