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奶牛临床型乳房炎与炎区微循环障碍关系探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5-31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54
  乳房炎是当前奶牛业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各国奶牛业均强调改善奶牛挤奶卫生条件,严格执行挤奶操作规程,这有利于减少传染性病原菌的传播、减少传染性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使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得到降低;另一方面,奶中的体细胞数主要由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构成,大量的免疫细胞可以在微生物增殖到造成临床型乳房炎的数量之前吞噬和破坏它们,因此,隐性乳房炎控制不好的牛群可能较少发生临床型乳房炎,而隐性乳房炎较少的牛群发生临床型乳房炎的危险性增高。
  最近,国家重点扶持奶牛业,强调奶牛业规范化生产,我国奶牛场的挤奶卫生正逐步改善,传染性病原菌等引起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渐渐下降。今后,在奶中体细胞数持续降低的情况下,预计我国奶牛业生产中临床型乳房炎问题将会变得比较突出。因此,加强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治疗的研究,是保证我国奶牛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1   抗生素疗效不佳 
  目前,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基本药物是抗生素,常用方法主要是抗生素肌肉注射或乳头内注入;乳房炎相关研究也多集中于新型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细菌耐药性问题。但是,抗生素在奶中的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食品卫生方面的关注,休药期弃奶导致的经济损失也比较严重。同时,抗生素对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常常并不令人满意,对此现象的解释多集中于细菌耐药性方面。
  笔者在对乳房炎自然发病病例及人工诱发模型的观察中发现:隐性乳房炎无明显的炎症症状,但其乳汁微生物培养阳性率高;而多数炎症表现明显的临床型患畜,乳汁细菌培养结果却常为阴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未进行抗生素治疗的临床型病例,培养结果亦如此。这说明,乳腺内炎性反应的加强有助于感染原的清除,炎症反应程度达到明显的临床型症状后,感染原往往可被有效杀灭。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治疗恐难取得良好效果(注)。
  然而,此类微生物培养呈阴性的病例,其临床症状仍能维持较长时间。笔者试对此作一分析。炎症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适度的炎症反应有利于杀灭感染原;但炎症反应强度过大时可造成较重的微循环损伤和障碍,使炎区局部水肿加剧、物质交换受阻、有害代谢产物难于排出。此时,虽然感染原已完全或基本清除,局部大量有害产物和炎症介质的蓄积仍导致乳腺组织仍维持炎症状态。同时,组织水肿也阻碍药物进入炎区,降低各种药物的使用效果。临床型乳房炎多是乳腺的急性炎症,微生物感染和乳腺的炎性反应是本病的两个基本矛盾。发病初期,以微生物感染为主要矛盾;而随着疾病的发展,乳腺内炎症反应加强、感染受到控制,主要矛盾很快转变为炎症引发的局部微循环障碍。抗生素无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所以对此不能起到明显效果。以肠杆菌性乳房炎为例,其严重症状是由脂多糖内毒素启动乳腺内炎症介质的释放并进一步引发瀑布效应,引起复杂、剧烈的炎症反应,而炎区微循环障碍最终导致大量组织坏死,引起无乳、乳腺化脓、纤维化,甚至永久丧失泌乳能力。抗生素对其治疗效果常有限,而有时抗生素使细菌崩解反而导致内毒素大量释放,加重症状,故目前对抗生素在此类乳房炎中的应用有争议。
  目前,在人医临床上,各种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中,机体炎性反应过激造成微循环障碍而引起的问题已得到较多的重视。综上所述,乳腺微循环障碍程度对临床型乳房炎的进程有重要影响。而缓解微循环障碍对炎区组织修复也有着根本意义,组织的修复又直接关系到病后泌乳能力的保持。所以,对那些临床症状明显的病例,应改变原有的单纯抗菌的思路,把控制炎症反应、改善局部微循环作为治疗的要点之一。这样,也可减少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有利于提高乳品质量、降低弃奶损失、保证消费者健康。
  2    乳房炎微循环相关研究的现状 
  微血管的形态、功能和血液的流变特性是微循环的两大要素。炎区释放的介质对微血管的形态、功能有重要影响,过量的炎症介质导致微血管内皮损伤、舒缩功能紊乱和通透性升高,而微血管通透性升高是各种炎症时微循环障碍的常见表现,也是引起炎症临床症状“肿”的主要原因;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如血浆黏度升高、细胞变形能力变差等,可降低微循环有效灌流量,阻碍血液和组织间的物质交换,加重微循环障碍程度。
  目前,乳房炎微循环的相关研究仍较少。血液流变学方面:国内见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时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报道一篇,发现临床型乳房炎病牛各种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显著升高,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未见国外相关报道。炎症介质方面:国外有研究认为奶牛乳腺炎时TNFα、IL1、IL6的释放增加,其含量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另外,国外报道维生素E和硒对牛群肠杆菌乳房炎的发生有降低作用,表明此过程中可能有自由基的生成。
  由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临床型乳房炎过程中包含着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恶化和炎症介质的过量释放,两者互相促进,共同造成炎区微循环损伤。
  3    抗炎症药物的临床限制 
  一般来说,炎症反应过于强烈时应使用抗炎药(包括糖皮质激素类或非激素类)。这类药物可以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稳定溶酶体膜,从而缓解炎区微循环障碍,减轻组织损伤。然而在奶牛,现有抗炎药物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奶牛多数时间处于怀孕状态,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小剂量即可导致孕牛流产,一般不宜在奶牛上使用。对孕牛误用考的松类药而造成损失的案例时有发生。非激素类抗炎药,包括消炎痛、布洛芬等,虽无致流产的隐患,但均有较大的胃肠道刺激性,目前多又为口服剂型,使用后易引起消化道溃疡等问题,在奶牛临床亦基本不用。这些都限制了临床型乳房炎治疗中的抗炎手段。
  4   中兽医研究方面的不足 
  在中兽医,临床型乳房炎也称乳痈,被认为由湿热熏蒸、经络阻塞引起,根据中医辩证,属于血瘀证。故在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上,应重视探讨炎区的血瘀状态和改善微循环的方法。中药中不乏治疗血瘀证的化瘀药物。但目前,研究报道较多的仍是中药对不同病原菌的抗菌作用,常见的思路是从清热解毒类中药及其提取物中寻找抗生素替代物,而很少涉及乳房炎的血瘀状态和活血化瘀方法。在临床治疗方面,当前使用较多的中药制剂基本都是根据传统的乳痈治疗方公英散加减而来,观察其配伍,清热力较强,但散瘀之功似有不足。
  5   改善临床型乳房炎炎区微循环的展望 
  要缓解乳腺炎区的微循环障碍,就要有效控制炎症反应。非激素类抗炎药有比较可靠的抗炎效果,今后,应着重在现有品种的基础上开发非激素类抗炎药的新剂型,尤其是低刺激性或无刺激的注射剂。注射剂可经乳头口直接注入乳房内,一方面可提高药物在炎区局部的浓度,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另一方面,可消除其消化道刺激等副作用,并减少了药物对机体无关脏器的影响。
  中医现代研究认为,各种血瘀证的发病机制均与微循环障碍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而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其本质也主要是改善微循环状态。中医对微循环病理和活血化瘀治疗的研究比较重视,在理论和技术上均有一定的优势,在多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全身反应综合征的临床中,改善微循环已成为主要治疗手段,疗效确切。但中兽医领域对微循环的重视尚不足。作者认为,今后在临床型乳房炎方面,应加强凉血化瘀中药的研究;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可主要从改善血液流变特性、控制炎区血管反应两方面入手;在用药途径上,可重点考虑局部用药,应尽量降低乳腺内灌注药物的刺激性,加强涂敷剂型的透皮吸收作用。
  目前,在实践中,我们改变现有以抗菌为主的方法,根据凉血化瘀的治则,研制了以大黄为主药的乳腺内灌注剂和乳房涂搽剂,在临床上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改善微循环在临床型乳房炎治疗中的价值。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为方法的推广和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改善微循环的研究有望为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注:临床型乳房炎病例的乳汁细菌培养呈阳性者,多数为少量葡萄球菌菌落生长。葡萄球菌感染后可在乳腺细胞内寄生,从而逃避免疫和药物治疗。目前我国奶牛葡萄球菌隐性乳房炎发生率高,是隐性乳房炎的最常见病原之一,故仅凭少量葡萄球菌生长的结果,恐难于断定其是否引发本次临床型乳房炎的主要病原。 
  [ 作者:范开,孙艳争,赵德明]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北京 海淀 100094)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