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中西结合治疗犊牛消化不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1-2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81
     消化不良是犊牛的常发性疾病,特别是养牛场发生此类疾病机率相当高,根据中兽医理论,常见的犊牛消化不良主要有5种类型。笔者在近20年的临床治疗工作中,采用中西结合综合治疗措施,治疗该病197例,治愈182例,其中胃热不食型23例,治愈20例;胃寒不食型31例,治愈26例;冷肠泻泄型79例,治愈76例;伤食泻泄型37例,治愈37例;热泻型27例,治愈24例,总有效率为92%。

    1胃热不食

    1.1症状

     一般多见于病的初期,犊牛主要表现口舌干燥、口内有臭味,饮欲增加,口渴喜饮冷水,粪干燥,尿少色黄。

1.2治疗

以清热降火,滋阴生津,健胃理气为主。用芩连散加减:黄芩、连翘、石膏、花粉、枳壳、玄参、知母、大黄、地骨皮、建曲、陈皮、甘草等粉碎拌料内服,或混合水煎饮服、灌服,1剂/天,连用1~3剂。

1.3病例

例1   6月7日,郯城县小马头乡一3月龄左右的黄牛犊来诊。主诉:该犊牛已发病3天,发病后即治疗,不见好转。主要表现:精神倦怠,食欲减退、废绝,结膜潮红,口干、臭,舌苔黄,粪干,尿少,脉象洪数,经综合诊断为犊牛胃热不食型消化不良。治疗:黄芩30 g,连翘30 g,石膏30 g,花粉20 g,枳壳15 g,玄参20 g,知母15 g,大黄20 g,地骨皮15 g,建曲20 g,陈皮30 g,甘草20 g,混合水煎,后加入人工盐100 g,灌服,1剂/天;同时用5%糖盐水500 ml,10%的安哪咖10 ml,维生素C注射液20 ml,一次静脉注射;3天后恢复正常。

2胃寒不食

2.1症状

一般在病的中、后期,犊牛主要表现食欲减退,耳鼻发凉,口流清涎,排稀软粪便;口色青白,舌苔薄白。

2.2治疗

以暖胃温脾,温中散寒为原则。用桂心散:桂心、青皮、白术、厚朴、砂仁、益智仁、干姜、当归、陈皮、五味子、肉蔻、炙甘草等粉碎拌料,内服或混合水煎,饮服或灌服。

2.3 病例 

例2   3月3日,郯城县高册乡一4月龄左右的黄牛犊已发病5天,来诊时病情已较为严重。检查: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消瘦,毛焦肷吊,耳鼻发凉,舌苔薄白,脉象迟细。诊为犊牛胃寒不食型消化不良。治疗:桂心30 g,当归30 g,党参30 g,厚朴20 g,枳壳25 g,益智仁30 g,木香25 g,肉蔻20 g,砂仁20 g,高良姜25 g,干姜25 g,陈皮30 g,炒白术20 g,炙甘草20 g,大枣10枚,混合水煎,候温灌服, 1剂/天, 连用3剂。 同时强心补液,[KG*2] 用5%糖盐水1 000 ml, [KG*2]10%的安哪咖10 ml,维生素C注射液30 ml,一次静脉注射。3天后恢复正常。

3 冷肠泻泄

3.1 症状

胃肠受凉刺激后,病犊牛出现口鼻发凉,食欲减退,排水样稀粪,口色青白,舌质淡,舌苔白厚。

3.2 治疗

以温补脾胃,散寒化湿为原则。用猪苓散:猪苓、泽泻、木通、青皮、陈皮、茵陈、瞿麦、厚朴、苍术、枳壳、当归、木香、藿香、官桂,粉碎拌料饲喂,或混合水煎饮服、灌服。

3.3 病例 

例3  12月17日,临沂市兰山区城北奶牛场3头3月龄左右的犊牛,因误食冰冻饲料,病犊牛排水样稀粪,无恶臭味,口鼻发凉、口色青白,舌质淡,舌苔白厚,脉象沉迟等症状。诊为犊牛的冷肠泻泄型消化不良。治用猪苓散加减:猪苓45 g,泽泻45 g,木通45 g,青皮40 g,陈皮40 g,茵陈40 g,瞿麦30 g,厚朴30 g,苍术30 g,枳壳30 g,当归40 g,木香40 g, 藿香40 g, 官桂45 g, (方药为3头犊牛1天用量)混合水煎,并加入活性炭150 g,候温灌服,1剂/天,连用3剂。同时配合葡萄糖盐水、安哪咖、咖啡因注射液等强心补液,并加强护理,用药后第3天后全部治愈。

4 伤食泻泄 

4.1 症状 

犊牛表现食欲大减或废绝,口色稍红,舌苔厚腻,腹泻,粪便酸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出现轻微的腹胀等症状。

4.2 治疗 

以消食导滞,兼理脾胃为原则。用枳实导滞散:枳实、大黄、白术、陈皮、木香、茯苓、泽泻、神曲、山楂、炒莱菔籽,粉碎拌料喂服或混合水煎饮服、灌服。

4.3 病例 

例4  4月3日,临沂市兰山区半城镇张某饲养的5月龄黄牛犊来诊。症见:食欲、反刍停止,粪稀薄,带有未消化的饲料,气味酸臭,腹胀,口红苔黄,脉沉细无力,诊为伤食泄泻型消化不良。治用枳实30 g,大黄50 g,白术30 g,陈皮50 g,木香20 g,茯苓30 g,泽泻25 g,神曲50 g,山楂50 g,炒莱菔籽30 g,混合水煎,灌服,1剂/天,连用3剂即愈。

5 热泻 

5.1 症状 

病犊牛主要表现食欲大减或废绝,饮欲增加,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而臭,小便短而赤,口色红黄,舌苔黄腻。

5.2 治疗 

以清热解毒为原则。用郁金散加减:郁金、大黄、黄连、黄芩、黄柏、诃子、栀子、白芍。

5.3 病例 

例5 7月17日,兰山区奶牛场一3月龄犊牛出现排粪不爽就诊。检查:粪便稀、粘腻,气味恶臭难闻,食欲、反刍停止,腹胀,口色红,苔黄厚,脉沉数。诊为热泻型消化不良。 治用郁金30 g, 大黄30 g, 黄连20 g, 黄芩20 g, 黄柏20 g, 诃子30 g, 栀子20 g, 白芍20 g, 混合水煎灌服, 1剂/天, 连用3剂; 同时配合用硫酸庆大霉素32万u, 黄连素20 ml, 混合一次肌肉注射, 2次/天, 连用3天; 痊愈。

6 体会 

6.1 由于犊牛消化功能不健全,所以在受到饥饱不均,饲料更换应激、饲喂发霉、变质、冰冻及有毒饲料、疾病等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使机体抵抗力减弱,特别是消化道受到危害后,其胃肠道发生卡他性炎症,进一步使消化器官的消化、分泌、运动及吸收机能障碍,从而发生消化不良性疾病。如治疗不及时会加重病情甚至死亡。因此,发现此病应尽早治疗为好。6.2 对于本病的治疗,以中西结合效果最好,如只用西药治疗往往很难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中西结合可取长补短,而且在犊牛病的防治过程应加大中药的研究与使用,用中药的“天然性”、“组合效应”及“双效调节作用”,增强犊牛病防治效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