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乳房炎的危害性
在奶牛饲养中乳房炎是发病率最高、流行最快、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疾病。
乳房炎给奶牛业造成的危害包括:1、直接造成产奶量的减少;2、由于牛奶变质和药物残留人们不能食用而被倒掉的牛奶;3、一些牛无法治愈而被淘汰所造成的损失;4、在治疗乳房炎期间医疗费的开支;5、护理病牛所需额外的劳动力开支等。
根据美国人的估计,一头罹患乳房炎的牛其经济损失可以高达45美元(折合人币369元)。
乳房炎有临床性(乳质变性,乳房可见明显红、肿、热、痛、硬,病牛敏感,甚至出现全身症状者)和亚临床性(无上述症状,仅奶牛体细胞达50万/ml以上者)之分。其总发病率均约占整个牛群的70%。这样算来,美国每年在乳房炎方面的损失就高达20亿美元(合人币164亿元)。
我国目前尚无这方面的确切统计资料。如果参照美国人所提供的统计参数,预计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在7—8亿元之多。
二、 乳房炎的发病原因
乳房炎的病因有三:1、不干净、不卫生、不利动物生存的环境条件;2、有导致动物感染患病的病原微生物存在;3、患牛本身对乳房炎病菌的敏感性。
一) 环境条件
1、 牛舍、牛床、牛槽和蓐草以及运动场泥泞不堪,排水不畅,牛体以及乳房周围积垢太多,卫生条件太差;
2、 气温过高(36℃ 以上)过低(—5℃以下);
3、 牛处于泌乳盛期,身体能量处于负平衡,抵抗力弱;
4、 挤奶条件不符合泌乳的生理要求,如真空负压过高,过低,波动幅度超标;脉动速率过快或过慢;不适当的擦洗乳房和搭机挤奶;
5、 牛奶挤不净或“过挤”所造成的乳房内伤;
6、 乳头扩约肌尚未收缩,乳头孔尚未闭合牛即躺卧,加上挤奶后未用药液封闭而造成的病原菌“乘虚而入”。
二) 牛自身条件
1、 年龄和胎次,老龄、多胎次牛比幼龄、头胎牛易患乳房炎;pp
2、 乳房形状乳头扩约肌的闭合程度以及乳头的大小和形状。如,吊垂乳房、漏奶容易出现乳房炎。
3、 产奶量高低和泌乳进程。虽没有直接关系,但在泌乳盛期(产后40多天)和干奶前期(1—2周)以及干奶过程中容易罹患乳房炎。
4、 牛体健康状态,如牛体过肥、过瘦,乳房创伤等。
三) 病原菌的介入
引起乳房炎的细菌和其它微生物有
1、 传染性的病原菌:缺乳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性的半乳糖和uberis链球菌、伪单核菌以及大肠杆菌。这些细菌一般会引起体细胞在牛奶中的大量增加。
2、 环境中的病原性细菌,如,大肠杆菌、缺乳性的非链球菌、牛属的corynbacterium和凝集型的阴性链球菌等。
3、 由酵母菌和别的一些真菌所引起的乳房炎。
三、 乳房炎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对于细菌、真菌、霉菌、化学药物、温热刺激以及机械性损伤等外界不良条件的一种炎性反应过程。这种过程包括:升高血液中免疫蛋白质的浓度以及乳腺组织和乳中的白细胞(主要是白血球)的数量。出现炎性反应的目的是灭活或中止乳腺组织的兴奋性,杀死病原微生特,修复损伤的组织和细胞,恢复乳腺的正常生理功能。
根据以上反应的历程,表现程度、恢复的状况等,将乳房炎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亚临床性乳房炎p 乳房炎发病初期,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与病原进行激烈争斗。乳腺外面没有出现红肿、热痛表现,牛奶的质量,以从外观看也没有异常变化,但实验室分析时可以看到牛奶中的体细胞数量超出50万个/毫升。
2、临床性乳房炎p 乳腺和牛奶均有异常表现。牛奶表现絮状奶渣、凝块和水样乳清。发生急性乳房炎时被感染的乳区,突然肿胀,皮肤微红(充血)、发热、变硬,触摸时十分敏感。同时还会有一些全身性的症状: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呼吸急促,精神抑郁,食欲不振,并随着病程发展而出现极度消瘦、卧地不起。
3、慢性乳房炎pp就是持续不断地乳房被感染和发病。有时会发展成为临床性的,但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又会转变成顽固的亚临床性乳房炎。pp
四、 乳房炎的诊断
1、 体细胞检验pp每月按惯例和常规取样,将每头牛的奶样送往专门机构(或实验室)进行体细胞数检验。当体细胞数超过50万/毫升时,就要怀疑有出现乳房炎的可能,但为了排除和泌乳进程等的影响,还需作进一步的验证。
2、 细菌的培养,即按细菌学接种、培养的方法对牛奶中的病原菌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
3、 肉眼观察,看牛奶中是否出现紊状的奶渣、凝块、水样乳清,乳房质地、硬度等。
4、 其他辅助检验,如,牛奶中的过氧化氢浓度,显微镜细胞计数以及电子显微镜扫描等。
五、 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1、摸清本群牛乳房炎的发病历史和现状,抓紧对已病牛的治疗,控制其蔓延。
1)、给牛群注射J-5、E大肠菌疫苗,预防该种细菌所引起的乳房炎。
2)、对全群奶牛进行体细胞测定,对超出50万/毫升牛奶的个体特别予以关注。
3)、对已感染乳房炎的牛只隔离治疗,并作好治疗记录。如使用抗菌素的种类、药量、牛体反应以及治疗效果等。
4)、从病牛牛奶中培养、分离、鉴定病原菌。
2、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1)、切实保持牛体的卫生、清洁,特别是乳房和后躯;
2)、牛舍干燥、通风,冬季保暖,夏季凉爽。铺垫干净蓐草,防止乳头踩伤或创伤;
3)、饲料(草)新鲜,饮水充足,水质良好,饮用方便;
4)、挤完奶后让牛站立1小时左右,使乳头孔牢牢闭合以后,牛再躺卧。
3、保持挤奶设备的干净卫生和良好性能
1)、每年至少对挤奶设备保养检修2次,及时更换破损部件。为了防止橡皮奶杯“疲劳”,要有两套定期轮换使用。
2)、保持真空负压稳定在380+13mmHg之间。波动不能过大。气管和奶管必须通畅。
3)、脉动频率稳定在60—80次/分,不能过快,过慢。
4、建立良好的挤奶规程
1)、始终保持挤奶小区的清洁、干燥、通风、透光。
2)、牛进入以后,用40—45℃的清洁温水喷洗乳房的下部和乳头。挤奶员用清洗过的手按摩乳头。
3)、用一次性的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擦干乳头。
4)、每一乳头用手挤2-3把奶,观察乳质有无异常变化。
5)、用一种挤奶前使用的药液,对乳头施行20-30秒的药浴。完毕后,切实用纸巾擦干。
6)、为了充分发挥催产素的乳效率,上述工作完毕后要于1小时内搭机挤乳。并在5-7分之内将乳挤完。挤奶器不要进气(即发现节凑性的“吱吱”声),橡皮奶杯不能在奶头上滑动,集乳器要同乳房基部平行,必要时使用一根软管(或绳索)将集乳器吊起,并保持适当高度,防止使乳头过分下拉而形成下垂。
7)、从奶管的玻璃窥管上观察牛奶是否挤完,(有自动脱落功能的可以省去这个程序)。确认挤完后,关掉真空阀门,等待3-5秒待真空全部释放再卸下挤奶器。要使牛奶挤净,但不能挤过。
5、挤完奶以后,用一种无刺激性的乳头洗浴液对乳头行进二次药浴,最好对乳头进行喷雾处理。
1)、天气很冷时(气温<-7℃)洗浴时间不超过20秒
2)、洗浴结束,用一次性纸巾擦干乳头。
6、对干乳牛要进行特殊处理
1)、拟进行干乳的母牛,按上述方法挤完最后一次奶,立即、用特制的药液封闭四个乳头孔。可以浸浴,也可以喷雾,但需遵守卫生规则。pp
2)、处理完毕后,每周观察一次,发现异常情况随时采取补救措施。
7、病牛进行淘汰或分群
1)、对有患病史,有临床症状,又无法治愈的患牛坚决予以淘汰。
2)、将有传染性的牛分为单独一群,独立挤奶,铺垫干净蓐草。8、按照一定顺序挤奶和清洗设备
1)、先挤头胎牛——再挤高产牛——中产牛——最后挤有疑似乳房炎的牛
2)、每批牛挤完后,将干净的水输入到挤奶器的橡皮软管中,以减少散布病原菌的危险。并用38℃—45℃的热水冲洗。再用60℃—74℃的漂白粉溶液洗涤(手工洗涤时水温为49℃)。
9、乳房炎的治疗原则
1)、发现某一乳头中有“豆腐渣”时,要将奶挤净,并用抗菌药物注入。
2)、出现脓性乳房炎时,要将脓排出,局部使用抗菌消炎药。为了防止厌氧菌生长,还要向乳房送风。
3)、针对牛体的全身症状进行对症疗法,如消炎、止痛、封闭、降温等。
4)、加强对患牛护理,改善其饲养管理条件,饲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增强牛体抵抗力,使患牛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