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 |
制剂 |
用 途 |
用 法 |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
氯喹 chloroquine (氯化喹啉) |
磷酸氯喹0.125g、 注射液:0.155g/5ml |
作用于各种类型疟原虫红内期裂殖体,控制疟疾的临床发作。 治疗阿米巴性肝脓肿 |
口服:第1日:首1.0g, 8h后 肌注:2.5mg/kg,1/4h 静滴:10mg/kg,4h滴完,继以5mg/kg, 2h滴完,肌注和静滴日总量不超过25mg/kg 0.5gBid,两日后 Bid连用2-3周。 |
常规剂量仅有轻度头晕、头痛、胃肠不适和皮疹,停药后迅速消失;大剂量、长疗程可引起视力障碍,心脏抑制及对肝、肾的损害;注意抗药性。 |
奎宁 quinine (金鸡钠霜) |
硫酸奎宁:0.3g/片 重盐酸奎宁注射液:0.25g/ml,0.5g/2ml。 |
作用于各种类型疟原虫红内期裂殖体,控制疟疾的临床症状。 |
口服:0.3-0.6gTid×7d; 肌注:0.25-0.5g/次 |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耳鸣、头痛、视力障碍等,亦可引起皮疹、哮喘、血管性水肿及瘙痒等过敏反应。有严重心脏病患者慎用,有对本品过敏患者及孕妇禁用。 |
甲氟喹 mefloquine |
0. |
作用于各种类型疟原虫红内期裂殖体,控制疟疾的临床发作。用于耐多药恶性疟治疗。 |
1 |
偶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 为防止产生抗性,宜配伍用药。 |
咯萘啶 pyronaridine |
片剂:100mg/片、注射液:80mg/2ml。 |
作用于各种类型疟原虫红内期,控制疟疾的临床症状及用于治疗脑型疟等凶险型疟疾 。 |
口服:第一日:300-400mg/次× 2,间隔6小时;第二日:1次。肌注:每次3mg/kg/次×2,间隔4-6小时; 静滴:3-6mg/kg/次×2,间隔4-6小时。 |
口服可有胃部不适,腹痛,腹泻等。注射给药时不良反应较少,少数患者可有头昏,恶心,心悸等。有严重心,肝,肾病者慎用,不可静注给药。 |
伯氨喹 primaquine (伯喹,伯氯喹啉) |
磷酸伯氨喹13.2mg/片 |
作用于疟原虫的红外期和配子体,根治间日疟复发和阻断疟疾的传播。 |
根治:39.6mg/d×8d 控制传播:30-45mg /次 |
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上腹疼痛等,偶见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粒细胞缺乏症和急性溶血;严重肝、肾脏患者、血液系统疾患及孕妇慎用。 |
乙胺嘧啶 pyrimethami-ne (息疟定) |
6.25mg/片 |
作用于疟原虫红外期,用于病因性预防; 作用于弓形虫速殖子,用于治疗急性弓形虫病. |
25mg/次/周,或50mg/次/2周; 50mg/d×30d |
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等。肾功能不全者慎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
青蒿素 artemisinin |
|
作用于各种类型疟原虫红内期裂殖体,控制疟疾的临床症状。用于耐多药恶性疟治疗。 |
|
副作用轻,个别病人可有胃肠不适. |
蒿甲醚 artemether |
针剂 |
同青蒿素 |
肌注:0.1g/d×5d,首剂加倍 |
同青蒿素 |
青蒿琥酯 artesunate (蒿甲酯) |
片剂:50mg注射剂:60mg/2ml |
作用于各种类型疟原虫红内期裂殖体, 控制疟疾的临床症状。 |
口服:50mg,Did×5d首剂加倍 静注:60mg/次,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溶解后加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10mg/ml,以每分钟3-4ml速度注射,隔4、24、48小时重复注射1次。 |
有明显的胚胎毒作用,孕妇慎用。注射用时应于溶解后及时注射,如出现混浊则不可使用。 |
双碘喹啉 diiodohydro-xyquinoline (双碘喹、双碘仿、双碘羟喹) |
|
作用于阿米巴包囊,用于治疗轻型或无症状阿米巴痢疾。 |
0.4 |
副作用较轻,可引起胃肠不适、皮疹,头痛,甲状腺肿大;对碘过敏及肝,肾功能不良者禁用。重复治疗需隔2-3周,开始的2-3天应先用小剂量。 |
甲硝唑 metronidazo-le (甲硝哒唑,甲硝基羟乙唑,灭滴灵) |
片剂:200mg,500mg; |
作用于阿米巴大滋养体,用于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并用于治疗阴道滴虫、贾第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及隐孢子虫的感染。 |
阿米巴病:400-800 mg,Tid。肠道感染5-10d;肠道外感染20d。 滴虫病:200-250mg,Tid,1周,4-6周后开始第二疗程。 贾第虫:0.8-1.3gTid×5d 结肠小袋纤毛虫:100-200mgTid×5-10d |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不适,口干、厌食、头痛、瘙痒、皮疹、眩晕、运动失调,精神抑制、失眠、尿呈黑色,偶有白细胞一过性降低。孕妇、授乳妇女,血液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忌用,服药期间应每日更换内裤,防止重复感染。 |
葡萄糖酸锑钠 natrium stibogluconi-cum (斯锑黑克) |
注射液:1.9g/6ml |
治疗黑热病首选 |
肌注或静注:总量90-130mg/kg,分6日注射,每日1次。 |
可有恶心、呕吐、咳嗽、腹泻、鼻衄、脾区痛等不良反应,若出现白细胞突然减少,大出血倾向,体温突然上升或剧烈咳嗽、腹水等应暂停给药,严重心、肝、肾病患者禁用。 |
戊烷脒 pentamidine (喷他脒) |
粉针剂: 200mg 300mg |
治疗抗锑剂或对锑过敏黑热病患者 |
肌注(4%溶液): 2-4mg/kg/d×10-15d 肺孢子虫:4mg/kg/d× 14d; |
常见恶心、呕吐、腹痛、偶见胰、肾功能损害;肌注可引起局部疼痛,并可引起高血糖或低血糖。因可使原有肺结核病情恶化,肺结核患者忌用。 |
阿托喹酮 atovaquone |
|
主要用于治疗对磺胺类药物和戊烷脒不耐受的轻、中度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 |
0.75gTid×21d |
副反应较少,主要有贫血和胃肠道反应,其次为皮疹、发热、转氨酶升高、血肌酐尿素氮升高、低血糖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等。 |
三甲曲星 trimetre-xate |
|
主要用于治疗对TMP-SMZ不能耐受、无效或有禁忌的中、重度PCP。 |
静脉:45mg/kg.d×21d |
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 静脉滴注同时给予亚叶酸。 |
吡喹酮 praziquantel (环吡异喹酮) |
200、250、 500mg/片 |
广谱抗吸虫和绦虫药。 成熟血吸虫更敏感 |
血吸虫: 急性期:10mg/kgTid×4d;慢、晚期:10mg /kg×2d; 肺吸虫: 25mg/kgTid×3d; 肝吸虫: 15-25mg/kgTid×2d; 姜片虫:10mg/kg顿服 带绦虫:15mg/kg顿服; 囊虫:20mg /kgTid×3d/疗程 包虫:30mg/kg×5d |
不良反应较少。偶有头晕、头痛、乏力、腹痛、腰酸、关节酸痛、恶心、腹泻、失眼、多汗、肌束震颤、早搏等。偶见心电图改变,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并可诱发精神失常。用药期间避免饮酒。患有急性疾病、发热、慢性心、肝、肾功能不全、癫痫及精神病患者慎用。 |
硫双二氯酚 bithionol (硫氯酚,别丁) |
|
治疗吸虫和绦虫病 |
肺吸虫:1gTid×10-15d; 姜片虫:3g晚间顿服或连服2晚; 绦虫:3g空腹顿服,或空腹1g/h ×3次. |
可有恶心、呕吐、胃肠不适、腹泻、头昏、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也可有光敏反应。个别病人可引起中毒性肝炎。若有肠道线虫感染应先驱线虫,再用本品。 |
甲苯达唑 menbendazo-le |
50mg/片 |
为广谱驱肠线虫药 |
蛔虫、蛲虫:500mg,顿服; 钩虫、鞭虫、粪类圆线虫:100-200mg Bid×3d 绦虫:300mgBid×3d |
不良反应较少,偶可有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腹泻等,孕妇禁用。 |
阿苯达唑 albendazole (丙硫咪唑、肠虫清) |
400mg/片 |
主要用于肠道蠕虫、组织内线虫感染,亦可用于囊虫病、包虫病和肝、肺吸虫病等 |
蛔、蛲:400mg顿服; 钩、鞭:400mg×3d; 旋毛虫:10mg/kgBid×7d 囊虫:10mg/kgBid×10d/疗程 包虫:10mg/kg Bid×30d |
不良反应较少,可有轻度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脱发等;并可发生骨髓抑制,影响白细胞生成。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
左旋咪唑 levamisole |
15、25、50mg/片 |
可用于驱蛔虫,蛲虫次之,对钩虫较差,对丝虫及微丝蚴也有一定的抗虫作用。 |
蛔虫:150-200mg睡前顿服; 钩虫:1.5-2.5mg/kg,睡前顿服×3d; 蛲虫:0.1g睡前顿服×7d; 丝虫:2-2.5mg/kgBid×5d |
可偶有眩晕,头痛、失眠、恶心呕吐、腹痛或引起轻度肝功能变化。妊娠早期和进行性肝、肾患者忌用。 |
伊维菌素 ivermectin |
|
目前我国主要用于治疗丝虫病。国外仅被用于治疗粪类圆线虫病。 |
丝虫:0.1-0.2mg/kg顿服×2d 粪类圆线虫:0.15mg /kg×2d |
孕妇禁用 |
乙胺嗪 diethylcarba-mazine (海群生,益群生) |
50、100 mg/片。 |
主要作用于微丝蚴,是治疗和预防丝虫病的首选药。 |
普治:1-15g顿服或0.75gBid×1d; 重感染:0.2gTid×7d; 间歇疗法:0.5g/周×7周 |
药物本身引起的不良反应较轻,可有厌食、恶心、呕吐、头痛、失眠等。但大量成虫与微丝蚴被杀死,释放出大量异体蛋白引起过敏反应,不同程度的表现为寒战、高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肌肉酸痛等。 |
哌嗪 piperazine (胡椒嗪,驱蛔灵) |
|
主要用于驱蛔、蛲虫 |
蛔虫:3-3.5g,睡前顿服×2d; 蛲虫:1-1.2g,Bid×7-10d。 |
大剂量可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偶有荨麻疹,停药后可消失。也可有神经症状,如嗜睡、眩晕、共济失调,眼颤、肌肉痉挛、多动等。肝、肾功能不良,癫痫患者,神经系统疾患者禁用。 |
噻嘧啶 pyrantel (双羟萘酸噻嘧、驱虫灵、抗虫灵) |
300mg/片 |
为广谱驱线虫药 |
蛔:500mg顿服 钩:500mg×3d 蛲:10mg/kg,顿服,2周后复治 |
不良反应可有恶心、呕吐、腹泻、上腹部疼痛、头痛、发热。偶见血清转氨酶升高、皮疹和嗜睡。严重心脏病患者,肝功不良者以及发热者慎用,孕妇、严重溃疡者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