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26  来源:兽药市场指南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425
      一、发病情况

      2007年9月底,山东省嘉祥县某乡镇养殖户李某饲养的5000只肉鸡(30日龄)出现病情,病鸡精神萎顿,羽毛粗乱,食欲减退,眼及面部肿胀、流鼻涕、呼吸时伴有呼噜声,接着有咳嗽,饮水量增加,拉白色或黄绿色稀粪,每日死亡20多只,到山东省嘉祥县畜牧局门诊就诊时已发病6天。该养殖户误认为是大肠杆菌病,期间也用过多种药物治疗,但病情始终没有得到完全控制,仍有鸡只死亡,其临近的两个养殖户的鸡只也出现相似病情。

      二、临床症状

      病鸡最初流鼻液,打喷嚏,其后出现咳嗽,气管啰音,有吞咽动作,频频甩头,采食量减少及生长发育受阻,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粪便。发病后期,鸡冠呈暗红或紫色,鼻腔和眶下窦中蓄积分泌物,致使眼睑封闭、突出,同时积有脓液、失明,单侧性较多,病鸡多数以3~4天开始死亡,死亡率逐渐上升。

      三、病理变化

      剖检见鼻腔有分泌物,鼻窦肿胀充有粘性和脓性液体,喉头和气管内有清亮的粘液。气囊壁增厚、混浊、囊内充有泡沫样粘稠液体和黄色干酪样物。肺瘀血,少数有卡他性肺炎,有的有灰黄色病灶,挤压时流出黄白色含有泡沫的粘液。部分鸡出现心包膜增厚,表面附着白色絮状物,心包内充满淡黄色渗出液,伴发心肌炎。肝脾肿胀,肝脏呈青铜色或土黄色,覆有纤维素膜,腹膜炎,体腔内有大量干酪样物。肠道卡他性炎症,肠腔内有大量粘液和气体,肾脏肿大苍白呈花斑样。

      四、诊断

      平板凝集试验  首先把鸡支原体抗原充分振摇成均匀的悬浮液,吸取2滴,自被检鸡翼静脉采血1滴,放在抗原中轻轻搅拌混合均匀后,摆动平板,2分钟后判定结果,出现蓝紫色的凝块,判为支原体阳性。
      细菌学检测  采取病死鸡的肝脏、喉气管分泌液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见有单个中等大小两端钝圆的阴性杆菌。见到革兰氏阴性的中等大小杆菌。取病鸡肝脏接种于肉汤、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经37oC温箱中培养24小时,肉汤呈均匀混浊,试管底部有灰白色沉淀;琼脂培养基上出现灰白色微隆起的湿润菌落,麦康凯培养基上出现粉红色菌落。取菌落进一步做溶血试验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是大肠杆菌。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五、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在确保温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加强通风换气。搞好卫生消毒工作,采用百毒杀(上海派斯德生产)与绿洁(青岛绿曼生产)交替使用进行带鸡和环境消毒,用泡易泡(广东养宝生产)对饲喂用具消毒,每日一次。
      对发病鸡只采用金利呼喉霸(泰妙菌素,郑州金利达生产)100克/袋对水200千克,集中饮水。金利头孢(硫酸粘杆菌素)100克/袋对水200千克,集中饮水。
      用柴胡、荆芥、半夏、茯苓、甘草、贝母、桔梗、杏仁、麻黄、赤芍、厚朴、陈皮各30克,细辛6克,研粗粉,用时加沸水焖半小时,取上清液加水适量供饮服,药渣拌料。同时用浓缩鱼肝油粉拌料,菁华速补应激康250克/桶对水200千克饮水。
      连续用药5天后,死亡率明显下降,7天后回访,鸡群状况良好,鸡只停止死亡。

      六、小结

      1.支原体病一般呈慢性经过,会造成鸡群生长缓慢,很少造成较大的死亡。但并发大肠杆菌等其他细菌感染时,死亡率会明显上升。许多类似的支原体和大肠杆菌并发感染的情况,不能看见心包炎、肝周炎就简单诊断为大肠杆菌,由于只单纯用治疗大肠杆菌药而造成反复发作,延误治疗时机,损失重大。
      2.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各种应激因素作用,尤其是有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时,鸡体的防御屏障被破坏,大肠杆菌可趁机致病。临床实践证明,控制了支原体病的感染,可大大降低大肠杆菌的危害。在选用药物时,一是要慎重,考虑中西结合联合用药,二是要注意药物剂量适宜,治疗效果才理想。
      3.降温时,不能为保温而不注意通风换气,本病例的发生就是由于通风不良,地面潮湿造成的。同时还应注意合理的饲养密度。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