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冬春季种鹅管理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22  来源:《农家致富》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77
鹅是节粮型家禽,抗病力强、少生病、生长快、耐寒、耐粗,饲养管理技术简单,同时投入少、成本低,而且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经济效益远大于养鸡、鸭。据笔者了解,养种鹅的效益是养肉鹅的10倍。为帮助广大种鹅养殖户做好冬春过渡时节的种鹅饲养管理,笔者将自己总结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选种、留种进一步选、留种,尽量选择生产性能优良的品种饲养(如新扬州鹅、太湖鹅等),及时淘汰不合格的品种。
    2.公母比例选留公母比例要适当,一般小型鹅种1∶6~1∶7,中型鹅种1∶4~1∶5,大型鹅种1∶3~1∶4。
    3.驱虫保健预防常见病发生,用驱虫药别丁、苯硫苯咪唑等驱虫,用高效、低毒、无残留药物防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等(如氟派酸、环丙沙星等)。
    4.防疫严格按照适宜的免疫程序操作,防止禽流感、副粘病、小鹅瘟、蛋子瘟等疾病发生。
    5.常规消毒用常规的消毒药品,如百毒杀、消杀快、生石灰等交叉使用,对种鹅活动场所及产蛋舍均要定期清扫消毒。
    6.调整日粮适时根据不同期饲养标准调整日粮配方中蛋白质、钙、磷比例,控制玉米等能量饲养用量,增喂青绿饲料量。
    7.补充光照光能刺激脑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对繁殖力影响较大,适宜补充光照能使产蛋率增加20%左右。光照标准:每天自然光照+人工光照达到16~17小时,一直维持到产量结束。
    8.保持节律性 每天出牧-游水-交配-采食-休息-收牧相对稳定,循环出现,切忌朝三暮四,影响产蛋量。
    9.保温防寒搭建简易棚舍,并要有水面运动场所,种鹅在水中交配率高,每天配种时间尽量在早晨、傍晚(高潮期),每天放水2~4次。
    10.收集保存种蛋产蛋舍要卫生、安静,及时收集种蛋,保存种蛋不超过7天。
    11.炕房管理加强自孵炕房管理工作。强化消毒意识,对种蛋、炕房所有用具及人员要严格消毒,防止经种蛋、炕房设备传播疾病。
    12.日常管理平时勤观察鹅群,发现不正常的鹅及时剔出,要注意防鼠、猫、犬等动物意外伤害,要保持环境安静,防惊恐。做好各种日常生产、防疫、消毒记录,工作人员不要相互窜门,防止交叉感染,若发现疫情要及时按程序上报。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