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奶牛子宫炎诱发酮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09  来源:《中国牧业报》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37
  发病情况: 一般产后不久即可见到流出大量污红色浓性分泌物,有腥臭味。15-20天后仍不能停止,其间产奶量逐步增加到20kg左右,食欲、精神状态等方面可表现正常。30天左右,采食量突然下降,体温升高,精神沉郁,产奶量也随之减少。初步诊断为产后子宫感染由慢性转为急性,导致奶牛全身症状发生,对症治疗3天,原有症状有所缓解,但奶牛随之又出现了原地转圈、站立不稳等系列神经症状,当天产奶量只有5kg左右。 

  1、 临床症状奶牛体质衰弱,肋骨突出,肷窝明显,体温40.5度,心率100次/分钟,呼吸45次/分钟,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减退,病牛拱背、转圈、摇摆欲倒,间歇发生,每次持续1小时左右。尿呈浅黄色,水样,易形成泡沫。 

  2、 诊断3.1 实验室诊断,采用快速定性法,取亚硝基铁氰化钠1份,硫酸铵20份,无水硫酸钠20份混合研细,然后取其粉末0.2g,放在载玻片上,加待检奶牛血液2——3滴,结果立即出现紫红色。 

  3.2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奶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以及上述实验结果,可诊断为奶牛酮病。 

  3.3 奶牛产后期恶露较多,持续时间较常,一般头两天暗红,以后呈黏液状,逐步转为透明。10——20天停止排出,超过20天仍排出者,必然是产后子宫感染。出现全身症状,是子宫炎由慢性转为急性所致,发生共济失调,体质衰弱等典型酮病特征的神经症状,是由急性子宫炎所致,结合单纯治疗子宫炎的效果。 

  3、 治疗治疗原则:着重治疗原发病,兼顾治疗继发病。 

  A、10%葡萄糖盐水1500ml 四环素500万单位50%浓葡萄糖400ml 碳酸氢钠500ml静脉注射给药B、肾舒、CM818、维他力-2008等内服。 

  4、讨论分析奶牛酮病A、 预防产后感染,消除诱发病因围产期加强环境卫生消毒,产后5天、14天分别用生理盐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并子宫内注宫康宁、宫得康等栓剂。 

  B、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全泌乳期应科学控制牛的营养投入,能量供给以能满足其需要即可,产前4——5周应逐步增加能量供给,直到产犊和泌乳高峰期。在增加饲料摄入过程中,不要随意更换配方和日粮品种,适当增加运动,供给优质牧草或青贮饲料。 

  C、此外,在奶牛酮病的高发期(产后2周到4周)可喂服丙酸钠,每次120g,每天2次,连用10天;精饲料中添加“万力补”等对酮病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另据实验证明长期应用“酸贮饲料”也可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