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野鸡冬季产蛋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0-30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乐天  浏览次数:177
    野鸡的正常产蛋时期在2—8月份,其中产蛋高峰多集中在2—6月份,随着气温的上升,7—8月份虽未停止产蛋,但数量已急骤下降,况且种蛋受精率极低,也就是说在6月底就该改变饲养方式了。
    一、光照程序。6月底时,首先进行公母分群,分别开始执行暗光期,把光照时间从6月份前产蛋时的17小时压缩到每天8小时,总共实施2个月到8月底结束;期间注意野鸡的防暑工作。
    2个月后,开始执行新的光照程序,以每周增加1.5小时为宜,逐渐恢复到每天的17小时光照。特别注意的是公野鸡一定要与母野鸡同期实施暗光程序,否则公野鸡将无交尾的能力。
    二、饲喂。执行暗光期时可饲喂市售种鸡产蛋前期料,外加玉米、高粱、稻谷、小麦等粗饲料,保证青绿饲料的供给。暗光期结束到产蛋之前,除饲喂种鸡前期料外还应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产蛋期饲喂市售种鸡产蛋料,适当增加如豆粕、鱼粉、骨粉、蛋氨酸、赖氨酸、复合多维等营养物质。同时,供应充足的细嫩青饲料,保证饮水卫生。
    三、合群。暗光期一过即可公母合群,公母配比为1:4。
    四、防疫。合群时全群注射新城疫]系疫苗,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安静,每周用“百毒杀”带鸡喷雾消毒1次。
    五、保证舍温。冬天比较寒冷,要人为的为野鸡创造一个四季如春的产蛋环境,舍温以不低于10℃为宜。
    通过以上措施,野鸡大约在10月底便可再次产蛋,每只野鸡年产蛋可多达180—200枚,种蛋受精率可达90%,这种反季节生产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野鸡的生产性能。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