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情况
河北省任县张某饲养的400只郎德鹅体重约3.5-4千克,68日龄时鹅群突然发病,并死亡7只,让当地兽医诊治用药3天,不见好转,反而死亡增多,4天死亡47只,病鹅也增多。2007年7月16日带病死鹅来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调查、剖检、化验诊断为鹅曲霉菌中毒。据调查,禽主买回的饲料存放的时间比较长,并且又放在新盖的房子内,房内比较潮湿,所以饲料发霉,当时又舍不得丢弃,就又继续让鹅食用,当时认为鹅吃了霉饲料没什么事。
2临床症状
病鹅主要表现精神沉郁,缩头闭眼,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明显增加,张口伸颈呼吸,腹部和两翅随呼吸动作发生明显的煽动,病后期伴有水样腹泻,日渐消瘦衰竭死亡。
3病理变化
共剖检病死鹅4只,均见胸腹部气囊壁增厚、浑浊,并有干酪样块状物,在干酪样块状物上附着黑绿色霉斑,肺部弥漫性出血,表面有密积的小粒至粟粒大小的黄白色结节、质地较硬。心包膜增厚、浑浊,腹腔积液。
4实验室检盼
4.1镜检:取肺和气囊上的结节病灶抹片,用低倍显微镜镜检,视野中可看到曲霉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再把肺部结节剪碎,加1-2滴生理盐水加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典型的霉丝和孢子。
4.2霉菌分离培养,用肺组织中的结节,捣碎后接种于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置于37℃恒温箱中经72小时培养,分别观察菌落形态和颜色变化。菌落大小分别从粟粒大增至玉米大,菌落的颜色先后从白色絮状逐渐变为灰绿色。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曲霉菌中毒。
5防治
5.1加强饲养管理,立即停止饲喂发霉的饲料,改换新鲜且不与原饲料堆放在一起的没有霉变的饲料。彻底清扫鹅舍,并用0.2%-0.5%硫酸铜溶液全面喷洒鹅舍,饮水器、料槽等鹅接触过的用具要彻底清洗,并用0.2%-0.5%硫酸铜溶液浸泡。
5.2治疗:给病鹅每只15万单位的制霉菌素片口服,每天2次。在每千克饲料内加入制霉菌素 100万国际单位,同时用0.1%硫酸铜溶液自由饮水,连用3天。饲料内增加多种维生素C,增加多种维生素,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并配合一些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中药效果更加理想,方剂:鱼腥草360克,蒲公英180克,黄芩90克,桔梗90克,葶苈子90克,苦参90克,甘草90克,混合粉碎,按每只1.5克拌料喂服,每日2次,连用3天。经过采取以上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病鹅群均在5天内恢复正常,大群内没再出现新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