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水产 » 正文

鱼种秋管须“四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29  来源:农业科技报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92
   秋季,水温适宜,鱼种生长旺盛。因此,应及时加强鱼种的秋季管理工作,以提高鱼种的产量和质量。
抓好分级管理
    就一般情况而言,规格大的鱼种食量大、体质好、游动快、抢食力强。而规格小的鱼种则抢食力弱。如果不同规格的鱼种长时间在同一池塘放养,就会出现“大欺小,强欺弱”的现象,导致规格小的鱼种因挨饿而体质下降。因此,秋季应及时将同一池塘的鱼种按不同规格进行分级放养。体长14~16厘米的鱼种,可投入成鱼池中套养,偏小的鱼种则可移入池塘或稻田内进行培育。
    抓好合理释放
    一般以每667平方米池塘4000~5000尾为宜,最多不能超过7000~7500尾。
    抓好饵、肥、水的管理
    秋季,池塘水温昼夜变化大,鱼种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快。因此,必须保证鱼种饵料供应。投饵要“四定”,即定时、定质、定位、定量;施肥要“三看”,即看鱼、看水、看天气。草、鳙鱼种,在早秋应以投饲青料为主,辅以精料。当晚秋气温下降,青饲料供应不足时,应及时增加精料的投喂量。可将地瓜蒸熟捣烂,拌上米糠、玉米粉,揉成团投喂,三者的重量比为60:35:5。如果再加入1.5%的食盐,则效果更佳。对鲢、鳙鱼种,主要靠施肥培养浮游生物来满足其饵料需要。一般每天每667平方米用50~60千克腐熟的人粪尿或60~80千克腐熟的猪牛粪,分几次均匀泼洒。同时,还要注意定期加注新水,调节水质,为鱼种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抓好定期巡池
    鱼种培育期间要坚持每天巡池,观察鱼摄食与生活情况,注意水质变化,每周加换新水一次。并经常清扫食场,及时捞除残渣剩饵,每半月在食场周围用漂白粉0.5千克化水泼洒,定期投喂药饵,最好每月两次,每次连续喂3天。发现病鱼、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同时进行诊断,给予药物防治。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