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水产 » 正文

稳产高产养鱼新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22  来源:《农业科技报》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68
    一、彻底清塘消毒,一次施足底肥 鱼种下塘前,要疏通注排水渠道,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水深2米时,每亩池塘用100公斤生石灰带水消毒,杀灭虫害、病菌和微生物,再施腐熟的人畜粪500公斤作为底肥,然后蓄水深2-2.5米,待一周后药效消失再放鱼。这样,彻底消毒,底肥充足,养鱼高产高效就可获得很大的把握。

    二、增大放养规格,投放斤两鱼种 大规格鱼种成活率高,绝对增长量大,并能保证捕捞出塘的商品鱼规格。因此,放养规格最好是草鱼200-400克、鲢鱼100-300克、鲤鱼50-150克。一般鱼种均应在100克左右,最低不应小于50克。

    三、合理搭配混养,实行立体养殖 为了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和天然饵料,要按上、中、下水层立体养殖鲢、鳙、罗非鱼等“肥水鱼”和草、鲤、鲂等“吃食鱼”,每亩放养鱼种1200-1500尾,其中草鱼占40%,鲢、鳙鱼占40%,鲤、鲫、鲂、罗非鱼占20%,每亩总放养量在150公斤左右。

    四、适时巧施追肥,培养天然饵料 当气温低时,要着重培养适宜“肥水鱼”摄食的浮游生物,促使鲢、鳙鱼快速生长。每隔2-3天施一次肥,每次亩施腐熟的人畜粪100-150公斤。夏季气温升高,施农家肥容易泛池。可改施化肥,每隔5-7天施一次,每次每亩施化肥2.5-5公斤。

    五、套养规格鱼种,分期捕大留小 科学地设计鱼种的放养、套养、间捕次数和数量,实行轮捕轮放,每年分3次捕大留小、可起捕500-600公斤,做到均衡上市。7月底开始套养6-10厘米的小鱼种,为第二年培养大规格鱼种做准备。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