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中药益肝汤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1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39
  近年来,台安地区雏鸭发生以肝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对养鸭业的危害很大。通过临床观察及病理解剖检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由于患鸭发病小,病程短,发病死亡急促,所以使用常规的疫苗免疫效果较差。笔者采用中药益肝汤进行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流行情况

  日龄发病,发病率达40—50%,死亡率达50—70%。

  2、 临床症状

  病鸭突然发病,精神萎顿,不愿走动,不食,下痢,粪便呈黄绿色;随后出现神经症状,脚软,身体侧卧不起,头向后仰,两腿痉挛性后踢呈游泳状,最后衰竭死亡。喙和脚尖呈紫菜色。

  3、 剖检变化

  肝脏肿大,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红褐色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充盈,少数病例肝脏破裂。

  4、 中药益肝汤组成及使用

  板兰根25克,大叶青25克,桅子50克,黄芪40克,黄柏30克,龙胆草30克,当归10克,柴胡10  克,甘草10克,高火煎至500毫升,分两次饮用,2—5毫升/只,每天一剂,连用2—3天。除少数病危雏鸭死亡,其余的全部康复,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对新的雏鸭采用益肝汤进行预防,2毫升/只,2次/天,连用5天,有效率达100%。

  5、 小结

  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种鸭免疫好,没有给种鸭进行免疫接种疫苗;第二,鸭舍消毒不好,没有采取彻底消毒;第三,饲养密度过大,鸭舍潮湿,通风换气不好。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